“只要能留住一批,花的银子就赚回来了。”
“嗯!”宋青苑点头,问道,“套圈,打口袋的项目,找到人承包了吗?”
二郎摇摇头,“一时半会儿找不到。”
“价格也不好定!”
宋青苑想了想,“你去问问李木愿不愿意做,愿意的话,就交给他,场地费,就不收了。”
如此一来,也算帮扶李家。
宋青苑想着,自己做小买卖,总比当伙计的好。
套圈,大口袋,一次一文钱。
一天下来,也不少挣的。
前提是,限制年龄。
十五岁以上,禁止玩耍!
否则,遇见李三顺那样的。
李木就成了下一个四郎。
“明天我去问......”二郎抬头,“管理游乐场的人选,你想好了吗?”
宋青苑拧眉。
这个人选,真不好定。
游乐场不像其他店铺,收入不透明。
一天来几个人,谁也不会数。
就是少报了几十个,也无从核查。
所以,必须要找可靠的人管理。
可是,找谁呢?
她手里,还有谁是可用之人?
“二郎,你先兼顾着这边......”宋青苑轻声道,“具体的管理人选,我还需要好好想想。”
最合适的人选,无疑是二郎。
可二郎忙完宋记百货市场的建设,就要组建商队,去辽东府。
商谈毛皮,毛线的供应。
这边,暂时顾不上。
............
翌日。
一大早,宋老爷子按照约定,把折子交给了宋青苑。
宋青苑翻开一看。
愣住了。
“爷,你怎么......”
-
第522章 佛经
宋青苑震惊的看着折子。
惊呼道,“爷,你怎么把功劳分了我一半?”
当初明明说好了,冬小麦的功劳全按在老爷子身上的。
她一个女娃就是有功劳又有什么用。
顶多赏些银子。
她又不缺这个。
“功劳本来就是你的,爷不能埋没!”宋老爷子笑道,“爷本就占了你的便宜,我已经写了,冬小麦的种植......”
“是咱们祖孙俩,带领着家里人,一起研究出来的。”
“还有你大郎哥,三哥,爷也写了......帮着咱们种田,记录数据,出谋划策......”
“有了这件事,他们将来若是能走上仕途,多少也能顺畅些......”
宋老爷子暗暗感叹,其实冬小麦的事情,他们确实分薄了宋青苑的功劳。
他的私心作祟,加了两个孙子,加了一家人进去。
“还有......”宋老爷子继续道,“《齐民要术》的事,里面也有......”
“我看到了......”宋青苑握着折子的手紧了紧。
折子上写着,县令大人偶遇她,听到她发宏愿。
于是,以《齐民要术》相赠,祝她种出一片锦绣田园。
随后,宋家人感念县太爷恩情,悉心研读,终是发现冬小麦的问题......
于是......
这件事若是传出去,会成为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