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古代,思维都被局限了。
她完全可以用竹子,做排水管道啊!
而且,游乐场就在清水湖畔对面。
很近的!
“我先回屋了......”撂下话,宋青苑回了房间。
宋青茉站在原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喃喃着,“苑儿这是想到了什么?”
说罢,狠狠一拍脑袋。
再拍!
继续拍!
宋青茉叹息,除了疼,什么也拍不出来。
东跨院内。
宋青苑把管道的走向方案画了出来。
画完后,找人给二郎传了信。
要他在县里打听一下。
什么地方,有粗壮的大竹子。
隔天二郎传回来信。
他还真找跑商的那群人,打探出来了。
离这里十天路程的一个小县城附近,有一片大竹林。
十天?
宋青苑看着传回来的信,若有所思。
路程十天,来回就是二十天。
再加上挖竹子,最快也要二十二三天。
那这次,找谁去呢?
............
宋青苑特意跑了一趟县里,和二郎商量人选。
最后在二郎的提议下,找了孟大牛,孟二牛带领。
另外,还有十位小弟跟随。
这批人,就是二郎准备组建商队的初始成员。
“趁着这个机会,给他们历练一下......”二郎歪着身子,懒洋洋的道,“等我把这边忙完,就带他们去辽东府。”
“以后,我让他们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二郎竖起了手指,脸上的表情,豪情万丈。
宋青苑狠狠一拍,“二哥,我相信你,你行的!”
二郎一个下坠,好悬没摔倒。
没好气的剜了一眼。
他妹子,准是故意的。
-
第529章 产量
孟大牛,孟二牛雇了牛车,带着一群小弟,奔赴小县城。
与此同时,宋家的小麦,已经晾晒完毕。
四十多名短工,同时运作,以最快的速度,碾压,扬长,脱出麦粒。
上秤称量。
“大人,一共是五千五百六十三斤七两。”一名小吏回禀道。
“五十亩地?”萧景铎看向宋老爷子。
宋老爷子点头,“是的,大人!”
萧景铎微微沉吟,“每亩一百一十斤左右。南方的冬小麦亩产量在一百五十斤左右。”
“如此一来......”
少了四十斤。
宋青苑暗暗的接道,心中感慨万千,古代粮食产量真的太少了。
比现代少了三倍不止。
就是这,可能都算是高产。
可惜,她不是学农业的。
不然......
“大人!”宋老爷子拱手,“一百一十斤是平均产量。”
“当初宋家种地时,是按照不同的播种深度,不同的浇水量分块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