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娘,我知道了。”宋诚礼憨憨应下。
…………
两天之后,宋诚忠,刘老根,分别赶着马车。
拉着周氏,孙氏、大郎,钱婉茹、宋青茉、宋青蓉、宋青苑直奔青阳镇。
孙家住在镇子南边。
是一座不大的小院子。
此时,院子中已经聚满了人,包括河伯所的众人。
也包括了李家人。
“亲家,你们也来了......”
看见王氏后,周氏立刻带着众人,走了过去,亲热的拉住王氏的手,“你们咋来的这么早?”
“没多早!我们也刚来!”王氏笑道,“小渔村离这边近点!”
“我们过来比你们方便!”
“你们得起个大早吧?”王氏问道。
“那可不!”周氏点头,“天刚亮,就往这边赶。”
“几个孩子正困着呢!”
“那快让诚忠媳妇给找个地,眯一下。”王氏说着看向孙氏。
孙氏是孙家的闺女,也算是东道主。
“我这就去安排......”孙氏应着。
“不用了大伯娘!我们没事!”宋青苑姐妹三个,立刻拉住了孙氏,“咱们都是家里人,就别忙我们了!”
“你快跟大嫂过去看看......”
“看看有什么忙不过来的,帮把手,我们自己就成......”
宋青苑催促着孙氏离开。
孙氏再三让三人休息,被拒绝后,跟着孙家两个媳妇,一起招待起了客人。
如今孙学滨,进了河伯所做副使。
也算是场面上的人。
来来往往的人家,也多了起来。
着实忙了一番。
而孙家老太太,看见周氏来后,马上热络的迎过来,好话一箩筐的说着,感激的话也是一句一句的冒出来。
听的周氏心情格外舒坦。
直到孙母走后,周氏满意的笑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孙家也有奉承她的一天。
随后,众人把添箱里交给孙家人。
周氏添的是一块绸缎,二房给的是一根银钗,三房给的是一根银簪子。
至于大房。
钱婉茹添了一对金耳钉。
孙氏给了一副银头面,还有一根金步摇。
看得添箱的众人,惊讶连连。
拍着孙绮云的手,羡慕道,“云云好福气啊!看你姑姑多疼你!”
“一出手就是一套银头面!”
“还有一个金步摇,这加起来没个三四十两,都下不来。”
“这若是放在乡下,娶个儿媳妇,都用不了这老些银子。”
孙绮云羞涩的笑笑,目光注视中金步摇,眼里带着喜悦。
她姑姑还是疼她的。
就是......
目光一扫到钱婉茹,笑意淡了几分。
她姑姑娶儿媳妇可花了上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