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苑一点头,扬声道,“苑儿猜想……”
“李公公既然能被委以重任,想必定是太后身边的老人,对太后娘娘忠心耿耿。”
“不错!”太后点头。
“李德全确实在哀家身边多年,还算得用。”
果然!
宋青苑暗道,这和她心里想的如出一辙。
李公公在太后身边多年,太后必然知道,这位李公公的秉性。
可即便是这样,还能留在身边未作处置。
那是不是可以说,太后对其行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毕竟……
水至清则无鱼!
作为一个成功的上位者,必定会给予对自己忠心之人,一定是好处。
以此,来笼络人心。
当然,前提是他做的事不能出纰漏。
不能太出格。
宋青苑甚至猜测,这一切都是有意为之。
太后娘娘熟知李公公的秉性,才会让他去传旨,以此来作为对她的考验。
宋青苑听了太后的话,继续道,“茶水钱和车马费,是心照不宣,约定俗成的规矩。”
“但毕竟拿不上台面,算是犯了错。”
“民间有民不举,官不究的说法,如今闹到太后跟前,自然是要处置。”
“那就只有小惩大诫,给李公公一个警示,让他以后莫犯。”
“小惩大诫……”
太后若有所思,“那为何是罚银?”
宋青苑微微一笑,“罚重了,伤了忠臣之心,发轻了,又起不到警示的作用。”
“既然李公公是因为银子而犯错,那就收了他的银子,让他心疼心疼也好!”
闻言,太后笑了起来,笑声中带着欢愉。
“你呀……你呀……果然是个小机灵鬼!”
“此法甚妙,李德全听到了没有?”
太后眼神一扫,“明日,便把你这些年来贪污的银子交上来,哀家便饶了你这一次。”
“谢太后娘娘!谢太后娘娘!”
李公公磕头道谢。
直到这一刻,悬着的心落了下去。
他同时也松了一口气,破财免灾!
虽然把财产上交让他不舍,可银子在好,没命花也是白搭。
只要他还在太后身边,还是这个位置,想要银子还不简单,这才是最长久的来钱之道。
在太后身边伺候的久了,李德全对太后的处事方式,也有所了解。
这时,他恍然明悟过来,真正促使太后饶过他的,恐怕就是这位宋农女。
于是立刻调转了身子,看向宋青苑感激连连的道,“谢宋农女帮奴才求情,奴才感激不尽。”
李公公嘴上说着感激,心里却有讨好之意,想以此来讨得太后娘娘的欢心。
因为此时他已经看出来,太后对宋青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