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农女虽是女儿身,可为人处事比起男儿,亦不遑多让。”
“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老夫佩服!”
林祭酒一边说着,一边在众位国子监官员的陪同下,走上搭建好的讲台。
“今日有劳宋农女。”
“宋农女不妨先回去休息,改日国子监必备上谢礼,送至府邸。”
说完,林大人摆出请的手势。
既然宣讲已经结束,那宋青苑这位宣讲人,也理应下台。
把位置留给“校方”的这些大人们,做总结性发言。
哪知,林祭酒姿态已经摆出,一向机敏,会察言观色的宋青苑,却纹丝未动。
只是对着其方向,施了施礼道,“林大人言重了。”
“宋青苑能来国子监是天大的福分,又岂敢当国子监的谢。”
在宋青苑看来,这本就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
她把现代的知识,传给国子监的监生,而国子监,成就了她,宋青苑之名。
“只是……”
宋青苑低眉,敛目,表情谦和,斟酌着道,“日前,小女子曾有幸得见圣颜。”
“圣上爱民如子,遂向小女子询问起灾民,以及福泽村之事。”
“其中多次提及家祖,言家祖是一名好官。”
“后又得知小女子要来国子监宣讲,便下了口谕。”
“要小女子给众位监生讲讲,家祖的为官之道。”
“愿众位监生,在日后入朝为官时,都能以百姓为重,做一名清官。”
“做一名为百姓办实事的好官。”
宋青苑声音轻缓,面色温柔。
可在这份柔和下面,却带了一抹郑重和严肃。
“圣上口谕?”
众人皆惊。
当今天子金口玉言,既然有了此话,那边是圣旨。
林祭酒更是一脸复杂。
他以国子监之名,邀宋青苑来此宣讲,便已是高抬。
却没曾想,圣上还有此等旨意。
虽是讲其祖父的为官之道,但今日二讲一出,便可想而知。
宋青苑之名,定传遍京城,甚至传遍大齐。
“宋农女,请!”
林祭酒郑重的道。
若说此前,他是以长辈看晚辈的心态,来看待宋青苑。
那么这一刻,他便收起了所有的轻视之心,再也不敢小瞧半分。
林祭酒转头看向台下,宣布道,“奉圣上口谕圣上,接下来,便由宋农女为众位,讲一讲宋大人的为官之道。”
说完,林祭酒未曾理会,下面因为他的话,升起的轩然大波。
而是招了招手,对着众位国子监官员的道,“随我下去,把讲台留给宋农女。”
“是,大人!”
众人皆应,原路返回。
只是在看宋青苑时,众人的目光中,皆多了一分正式。
能得皇上之命,来国子监宣讲的女子绝无仅有。
即使只是口谕,亦是破例而为,定会被史官记下,载入史册。
至于是非成败,留与后人评说。
此刻,讲台上众人皆去,只余宋青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