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又道,“我们可以先付定银,当建盖完成后,由我们派人,进行工程验收。”

“待验收合格,再付尾款。”

说着,宋青苑轻轻一笑。

“这样一来,我们既省事又省银。”

“也不需要担心,谁从中中饱私囊。”

在现代盖楼做工程,都会以承包的方式,把某一个项目,以一定的价格承包给包工头。

包工头若是觉得生意能做,便可签订合约。

待一切验收完成后,结算尾款。

而此时宋青苑提出的方法,就是参考了这个。

“这个方法好!”

沈碧青脑子一转,便反应过来。

“只要给他们画出图纸,让他们按部就班的干。”

“至于赚多赚少,全看他们自己是否精打细算。”

说着,沈碧青便笑了起来。

“若是普通百姓,恐怕想破了头,也要接下这份活计。”

“毕竟,费些心力就能赚个一二百两,足足是五口之家二三十年的花销,何乐而不为!”

“老衲也以为此举甚妙!”

普惠大师应下,“这事就按宋农女说的办。”

“嗯!”

宋青苑点头。

“不过……具体的建盖方案,施工细节,还要与林祭酒商议。”

“应该的!”

众人同时应着。

毕竟国学馆建盖完成后,将属于国子监。

国学馆的建盖规模,分割方式,当与林祭酒商讨。

说完了这件事,宋青苑把手里的账册翻了一页。

“建盖之事便这么定下,接下来是书籍一事。”

“有了国学馆,自然少不了书籍,所以……”

“我打算拿出十万两,作为书籍置办的预算。”

“这个可以交给国子监负责。”

坐在一旁的大郎,听了宋青苑的话建议道,“国子监藏书众多,还有很多珍贵的典籍。”

“一向是非国子监监生,不得借阅。”

“若是全部抄录,分至各个国学馆,当是天下寒门学子的一大幸事。”

“只是……”

大郎犹豫不止。

三郎见状,接道,“只是二百座国学馆,所需书籍高达数百万册……”

数!百!万!

这个数字,想想就让人觉得心惊。

三郎摇头,“以国子监之力,恐不能完成。”

“毕竟国子监监生有限,就算全部用来抄书,分到每人头上……”

三郎苦笑,“也需得抄上万册。”

众人点头,皆露出无奈之色。

若是每人抄上万册,那就是终其一生,也很难完成。

“唉!”

大郎低低一叹。

“别说指国子监的监生,就是号召全京城的书生,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数百万本书籍的抄录。”

“前路艰难啊……”

大郎有些泄气,国学馆的建立似乎遥遥无期,希望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