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闻风登门,加入为边关将士献爱心的活动……

地主,乡绅,富户,把自己自家用旧的棉被,破衣,全部捐献。

也有那压箱底儿的旧料,用不到的,也送到了宋家。

至于普通老百姓,则是有力出力,针线活儿好的,主动承担起了缝制的活计。

针线活儿不好的,也把拆卸被褥等事务揽于己身。

一时之间,宋家的门槛眼看着就要被踏破。

正院,东跨院,西跨院,干活之人无数,宋家院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正在宋家养胎的宋青蓉见此,也坐在炕头拿起剪刀,帮忙拆卸旧衣。

虽然李郎中让她卧床休息,最好不要走动。

但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帮把手,对她来说还没问题。

“蓉儿姐,别累着。”

宋青苑坐在一旁,小心的劝着。

“嘶拉”一声,布料被剪开,宋青蓉停手一笑。

“没事,我自己的身体我知道。”

“我不动针线,就是拆拆布料,累不着的。”

“小时候咱家日子苦时,可比这过得累多了。”

“现在呀,都是托了苑儿的光,享福了。”

“蓉儿姐别这么说!”

宋青苑伸手捋过拆下来的棉花,放在筐内。

一边道,“不止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家里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苑儿会说话,不贪功,不过这也不可否认,是你带领的好。”

宋青茉在一旁接话。

三姐妹说着,外面大奎媳妇便进来通报,“苑儿姑娘,县令大人带着其夫人来了。”

“走吧,出去看看。”宋青苑站起身。

心想,宋家这边这么大动静,身为一县之尊,王大人不来过问才奇怪!

宋家院内。

王县令夫妇,已经与自主过来帮忙的婆子,聊了起来。

“老人家,这一天的工钱怎么算?”

“啥工钱不工钱的!”婆子摇头。

“我们是听说了,锦宁县主在这边召集人少,帮边关的将士缝制衣衫,特意赶过来的。”

“战士保家卫国,征战沙场,我们这闲着无事的老百姓,还不出份力,咋能谈工钱。”

“是,是,我们都是自愿过来帮忙的,就是想出点儿力。”另一个婆子接话。

还有那年轻的小媳妇,“有多大的能耐,我们就出多大的力。”

“家里不富裕,捐不了银子,我们就捐点儿破被褥,做做针线活。”

“只要咱大齐的将士,别嫌弃就行。”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王县令,王夫人对视一眼,心中震惊,眼角突然有了两份湿润之色,声音中也带上了哽咽。

欣慰的道,“你们都是咱大齐的好百姓!”

“本官待大齐边关将士,谢谢各位!”

王大人的声音,郑重而严肃,对着院内,干活的重任,深深鞠了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