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页

在大唐,商人的地位并不算太高。

商人是一个中转交换流通的职业,并不生产什么。

在一些文人的眼中,商人是借助上下游信息不对等渔利的吸血虫。

曾有一些不法商人借助钱财大肆收购,而后进行垄断提价,影响到正常的秩序。

也有某些商人借助敛获的钱财枉法,行贿官员,影响到了官员廉洁。

这其中的门门道道极多,便是朝廷都难于管控。

重农抑商是诸多国度的基本政策。

长久以来,大唐也不乏针对商人的高压政策,就是李鸿儒家的布店也需月月申报,提交做账的资料,手续极为繁琐。

李鸿儒没法解决商人们的负面问题,他只是提及自己所看到的,剩下归属个人理解,被人赞同也罢,反对也没问题。

“众卿觉得扩大商贸到底是祸国殃民还是利国利民?”唐皇闷声道:“吐浑国对商贸的标准又是什么?吐浑国能做到的,为何我们大唐做不到?”

唐皇的问题没有人能给予一个准确的答案。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即便出台一个好的措施??也会被一些人去利用。

有时候,政策不得不朝令夕改。

商人又是尤为精明的一批人??极为擅长精打细算??可以看到措施中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一些在朝廷看来很完善的条例,会在数年或者数十年后呈现出巨大的恶果。

对于经济这一块??更多人是考虑粮食问题,少有涉及商贸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