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8页

宛如信息的传递,各有各传,最终也与最初的信息有了差异。

李鸿儒放下手中的《道德真经》。

这是大儒于志宁所誊写。

这是李鸿儒所熟悉的大儒,于志宁在典籍中不乏自己的见解。

朝廷的顶级文人并不完全避讳道家,而是取长补短,对一些道家典籍有着钻研。

不仅仅是他手中这一册,其他诸多册亦是出自当代和上一代朝廷文人之手。

各有各的誊写,也各有各的标注和理解。

诸多各家之言,最终汇聚成了不同版本的《道德真经》。

边依靠太吾研读,李鸿儒亦是有着自我的学习和理解。

他缓缓放下书籍,顿时让一旁的杨素扫了一眼。

李鸿儒是他所见过最为古怪的文人,便是一册典籍也要寻上十余册不同的版本研读。

虽说对方有些古怪,但李鸿儒的行为倒是给他带来了不少裨益。

至少杨素觉得自己多看几册不同的版本也没问题。

这其中虽然有大部分重复之言,但这其中也不乏大儒们的精妙言论。

一时间,杨素还与李鸿儒有一些探讨。

“您那边大腿傍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