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他们村里面有学习成绩不错上了好高中甚至好大学的,但投稿这回事在村民们眼里完全不是一回事,即便只是本地的报纸就已经够高兴了。
曲迟听了后也感觉挺高兴,像他这一辈包括现在正在长大的这一辈,都是在村里面长大的,从前努力只知道好好学习高考考个好大学这条路,根本没有多余时间的金钱让孩子学习什么才艺。
包括曲迟自己都是上大学后才有机会学习其它技能,只是学习的比较晚,又没有太过优越的天赋,还是比不上那些从小学习的。
现在村里面的条件变好了,但是想要学习有些技能在镇里还不行,必须要去区里甚至市里才行,所以村民们作为家长都没有考虑过这件事情。
曲迟接完电话后边给已经风干的柿子捏心,边思考着,心里面悄然地种下了一粒种子,准备等到合适的时间发芽冒头出来。
又过了一个多星期,吊着的柿子风干的差不多了,捏心也捏了好几回,该捂霜了。订制的大罐子洗净晾干,往里面铺上晒干的柿子皮,往上面放上风干好的柿子饼,等到柿子将罐子摆满后用柿子皮封口,接下来保持密封的状态再等个十天左右。
这一连套下来,整个吊柿子饼的时间差不多要一个月左右,这时候那个曲雨新的小姑娘的作文也刊登了出来,家长高兴地把孩子收到的稿费装裱起来,这些钱的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价值。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孩子作文刊登的这期报纸买了不少份,发给了关系比较亲近的亲朋好友。反正整个村子的村民都知道了,村里为他们高兴的同时,还更花心思地教育自家孩子。
村里的孩子就这样遇到学习生活中最大的竞争对手——别人家的孩子。
第82章
三只头顶仿若带着红宝石的幼鸟,跌跌撞撞地飞进院子里停留在曲迟的膝盖上,轻轻扇动两下飞翔许久的翅膀,然后用嘴理了理身上的羽毛,才对曲迟发出啾啾啾的清脆叫声。
即使村里面的银杏树叶子都变成好看的金黄色,曲迟依然带着春风和煦的笑容,温和地望着膝盖上的小可爱们。
看来今天的柿子饼品尝员又多了三位。
曲迟伸手抱住旁边的桌子上放着的还没有开封的罐子,毫不费劲地将罐子轻松打开,里面立即冒出柿子独特的甜香。拨开上面一层晒干的柿子皮,才能将里面装着的柿子饼拿出来。
橙黄透亮的吊柿饼保持着下面尖尖的形状,看起来极为可爱,和放进去的时候相比,柿子饼外面多了一层自然分泌出来的白霜,这层白色的葡萄糖结晶让柿子饼又多了一份甜甜的口感。
膝盖上的三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还飞到桌子上用好奇的眼光打量金黄的柿子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