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北知不可能忘了她,哪怕对她没有爱慕之情,也不该是假装不认识的态度,肯定是依然爱慕她,但怕她现在的丈夫误会才隐忍的。
顾北知要是知道徐小蝶是这么想的,大概会让她去照照镜子。
她以为她是什么天仙不成?还念念不忘?
即使原主那个傻子,除了头两年还有些惦念,后来听说她嫁给富商做妾,也颇为不屑,好好的正房不做,非要做妾,这样的女子又岂是什么正经女子?
这也和赵国的法律规定有关,徐小蝶的父亲是秀才,虽然比富商穷,但社会地位高的多,要是徐小蝶自己不想嫁,富商想强娶,是要被打板子的。
强抢民女,得是权贵才行,抢的还得是普通老百姓。
赵国对有功名之人的保护挺全面的,福利也多,就拿顾北知为例,原主是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人,除了教书,没有其他谋生手段。
但朝廷给他二十亩地免了田税,他可以把这个地租出去,自己收租也能收到足够的粮食养活自己。
廪生每个月还能拿到一两多的月银和粮油补助。在王家村,哪怕家里啥都不趁,一两多银子也能生活两到三个月,可见朝廷补贴的力度。
还鼓励有秀才及以上功名的人开设私塾,开私塾时去衙门备案,即可领取二两银子的补助,且受衙门保护。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隐形福利,总之,赵国鼓励全民读书,文化气息十分浓厚。
所以作为秀才之女,徐小蝶想嫁给商人,镇上有的是小商人愿意以正妻之位娶她,她尽可从中挑选条件好的。
但她没有,她给富商做了妾,别说顾北知,以前好多在徐有那读过书,和她暧昧过的男子,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都对她不屑一顾了。
这等爱慕金银的女子,不值得他们喜欢。
也就是徐小蝶嫁进了柳家之后,没受过什么正室的磋磨,便觉得自己手段高超呢,其实柳夫人全当她是空气,懒得理她而已。
顾北知急匆匆的赶回家,觉得原主真是个大傻子,惹上这种想要吸血的女子,简直是眼瞎。
“北知?是你吗?”关舟提着灯笼,站在村口。
灯笼的光芒照亮了一小片天地,顾北知的面容暴露在温暖的光线下,“是我,怎么不在家等?外面有风。”接过灯笼,顾北知顺手握住关舟的手。
“路上没有灯,怕你回来感觉太黑。”关舟没有挣脱他的手。
“没事的,月光还挺亮的。”
“那也还是有灯笼好一点。”
“嗯,不过明天别在村口等了,夜里有凉风。”
......
夫夫二人有说有笑的回了家。
作者有话要说:【晋江文学携手作者祝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平安康乐!同时温馨提醒大家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少聚集,减少出门,保护好自己~】
预收文,收藏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