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过敏?”关舟觉得新奇。
“大概是说有些物质,比如花粉、鱼类,有些人的身体会受不了,产生应激反应,呼吸不畅,浑身瘙痒,起红疹,发热等等,有些过敏反应较轻的,会在避开过敏物质后自然恢复,有些太重的可能会造成死亡。”
顾北知大概讲了一下,关舟努力理解,“意思是明哥儿有可能是对什么东西过敏,碰了就会起红疹子是吗?”
“对。”顾北知拉着他,两个人一起去关二婶家接孩子。
“明哥儿是故意让自己过敏的吧...可是为啥呀?”关舟有些想不通,谁会故意让自己难受呢?
顾北知却觉得重明和夏田兄弟俩很聪明,重明的体质应该是真的,长相也确实出众,虽然有满脸的红肿遮着,也能看得出来原本应该是个美人,要是不用这种方法,估计早就在别处被卖掉了。
关舟也不傻,他说了个开头就想到了,顿时更加心疼重明了,哪个小哥儿不爱惜自己的容貌?他却要自己把自己变成丑八怪,还要假装重病。
其实不止是小哥儿,没有人会不在意自己的外貌,哪怕是男子,赵国的男子也很注重穿衣打扮,有些文人墨客还喜欢敷粉,这是一种风雅之事。
甚至每年春天,还会有大大小小的簪花宴举办,来参加的男子必须头戴一朵鲜花才可以入场,若是碰到和你所戴之花一样的,便可自然的加入进去谈谈花做做诗。
不一样也没事,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夸奖对方头戴之花,得到对方的认可,也可以加入到对方的花友中去。
据说这个风俗来自六部尚书,由已经过世的文豪刘子兴刘大人家人传出,据说刘大人年轻时极爱牡丹,家中培育着各色牡丹。
每到花季,便邀请好友上门赏花对诗,并摘下开的最好的一朵送给当日的赢家,并将其簪于其耳鬓。
有一回,友人们诗文都十分出众,刘子兴选不出最好的一个,只得给友人们一人簪上一朵牡丹花,并将几人簪花的场景画了下来。
巧合的是,过了二三十年之后,当时簪花的四个人竟然都做到了尚书,只是有的人做的时间长,有的人时间短。
而那副名仕簪花图也名声大噪,簪花宴也慢慢的在赵国流行起来。
顾北知倒是对这个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在2190年,性别歧视早就被消除,人们会尊重个人的喜好,不会有男孩子不能穿裙子、不能带头花,女孩子就得生孩子这样的固有偏见。
网络暴力问题早就被写进了法律,就连同性恋婚姻法也通过了且完善了很多次。
男子头戴鲜花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在华国的历史上,宋朝就有一段时间风靡男子簪花,还有个很奇妙的典故和刘子兴的六尚书簪花差不多,就是四相簪花。
可能是花朵太过娇艳,爱上了簪花的男子们,也更加重注自身的容貌、衣着和礼仪。
赵国律法明文规定:面有瑕,不为官。
若是顾北知有机会看到现在的满朝文武,大概能发现赵国的皇家个个都是颜狗的事实。
满朝大臣,不管文官还是武官,皆是俊美的男子,各有各的亮眼之处。
不过这些离顾北知还过于遥远,他现在只是一个靠着好眼力为生的新人鉴定师、小秀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