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明儿早上就走,不过这次去的时间短,快下雪了,山里头野物少但凶性大,我不想让他冒险。”他们每年都是这样的,一到冬天,进山的次数减少,时间也会减少,就为了安全,以后说不定都不去了,毕竟他们又有了孩子。
“那这次要是打到什么好东西你跟我说一声,我买了,让北知拿去送礼。”关舟说了打算。
石哥儿一口保证,“成,要是有,肯定给你留着。”
“嗯,那我和北知先走了,你好好歇歇。”关舟和顾北知往外走,石哥儿来送他们俩。
让石哥儿去休息,关舟和顾北知牵着手往竹哥儿家走,顾北知刚刚做了半天的背景板,现在才问起石哥儿说的话,“那个孩子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了?”
自打王奉春娶了个自带镇上小宅子的寡夫郎,他们村陆陆续续也有不少人家头婚就娶的寡夫郎,石哥儿是四年多前嫁过来的。
那时候王大治刚出了一年妻孝没几个月,小小哥儿又不记事,石哥儿嫁过来就和村里人讲了,南哥儿是他的孩子,不让说前边的事儿,说等以后孩子大了他们会告诉他。
为了孩子好,村里人都挺同意的,这些年石哥儿对孩子什么样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南哥儿一直也不知道自己不是石哥儿亲生的,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追着石哥儿屁股后面跑,一眼都不敢落下。
关舟点头,“应该是吧,石哥儿那俩弟夫郎挺不是个东西的,光看见大治哥他俩赚钱了,平常干活的时候都看不着,本来大治哥前年想多养些猪,然后去镇上包个摊位,这不久赚的多了吗?他们不乐意,嫌养猪累。”
顾北知也挺纳闷的,王大治家里既然是屠户,多养些猪去镇上卖,也比天天守在村里强啊。
王大治家是他们自己卖猪肉,也可以让村民把自家养的猪赶到他家里来杀,把猪血和猪下水给他就不收钱,不给就收三十文钱。
一个村子能有多少猪给他们杀?又能卖多少猪肉?压根儿不够他们一家子的开销,王大治才进山打猎的,后来和一品居套上关系之后,家里的银钱稳定了,他进山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了。
“这可真是...无话可说了。”顾北知无语,又懒又馋还想多拿钱?
“你没看见?那俩人连怎么卖猪肉都不熟练,数铜板数的可熟练了。”关舟小小的讥讽了一句。
正好到了竹哥儿家,两人也就不再说了,顾北知跟着来其实是有话想问竹哥儿,虽然现在问已经没什么必要了,但他还是想知道是不是他猜的那样。
竹哥儿现在搬到隔壁和老夫郎一起住了,整个王家村,就他们两户最靠近笔架山山脚,竹哥儿现在又需要人照顾,老夫郎便提议一起住,老夫郎年纪大了,不想着再改嫁了,要是竹哥儿愿意和他一起住,相互照应着也是个好事。
本来他们住的房子就是村里盖的泥砖房,自己的行李也不多,搬家也方便,竹哥儿已经在老夫郎这儿住下了,要不是老夫郎看到关舟他们俩走过去,叫住他们,关舟他们还不知道这事儿。
“竹哥儿,今天感觉怎么样?”关舟把红糖和鸡蛋给了老夫郎,让他给竹哥儿煮点红糖水喝。
竹哥儿坐在床上,脸色还是惨白的,但眼睛里的亮光有了,看着有了生气儿,关舟这心也就放下了,顾北知和关舟坐在一块儿,看他们俩聊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