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朝云的服侍下,苏轼喝下半碗醒酒汤,然后摇头晃脑的警告王管家:“王兄家财万贯,又是驸马份,怎么可能去经商。你们这些门人平里做事,也要替王兄想一想,不要让主人为难。太原城外一半的土地都是我那位兄长的,还有公主的嫁妆,俸禄,花都花不完,王兄怎么可能缺钱到这个份上?”
在苏轼鄙夷的目光下,王管家败退。
他实在想不出来,用什么办法能够让苏轼相信,他真的是替自己家主子王诜在经商挣钱。
另外,他也很想告诉苏轼,自己家主人花钱的速度,比挣钱的速度要块得多,这些年要不是他为王家在外奔波,说不定驸马府都要变卖庄子度了。
可是这些话都没说出口,却让苏轼给堵住了。
等客人走后,王朝云轻轻推了一把苏轼,嗔怪道:“你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
外人走了,苏轼自然不用装下去了,开心道:“装的,难道不行吗?”
想到好基友王诜,苏轼又黯然起来:“王兄已经足够有钱了,难道还不足够吗?挣钱落下个铜臭味,何苦来哉?再说了,李逵这小子就是为卖他那个‘雪花盐’才来的颖州,我能不知道?懒得说而已。”
“王兄多豁达的一个人,可惜了,边竟是些小人……”苏轼还絮絮叨叨的说着,他平里清醒的时候多,但是醉的时候更多,醉了就开始说些牢话。
苏轼不鄙视商人,但是他不喜欢和商人往来。
真要是有这心思,就凭借他偌大的名声,家产十万不敢说,积累万贯的家产还是很容易的。但是他没有,他觉得王诜这么有钱的金主,也该鄙视挣钱才对,没想到,老朋友堕落了。
姨娘王朝云捂着额头苦笑不已,王诜是和苏轼一样格的人啊!
都是有多少花多少的拖地棺材。
就拿苏轼来说,他有钱的时候,能够用皇帝赏赐给他的金子去疏浚西湖,杭州的那个西湖。花了多少钱?
不知道!
他老人家根本就不在乎钱。
总是到没钱的时候,才会想起来,钱还是有用的。有几次倒霉的时候,他连走马上任的路费都凑不起来,经常是走到半路上,发现钱用光了。没办法一家老小住在驿站里,然后给朝廷上奏折,说自己路费花光了,要不别费事了,就在当地做官吧?
在汝州的时候就这样。
在常州的时候也这样。
当地官员一开始还雀跃于能够见到文坛宗师而无法自已,可是当他们听到苏轼竟然是没有路费才在当地驻留,还很豪气的上奏朝廷,他没路费了,想赖在辖区内不走了。还准备替他们当官,挣钱攒盘缠……
这等神奇的脑回路,大宋朝也就出了他一个。
当初迎接他的官员气地想把苏轼一家子撵出自己的辖区。自己好心好意接待他,可是苏轼呢?却惦记着自己的官位,这还是人吗?你缺钱,说啊!没钱出路费,兄弟几个就算是凑也给凑出来。再说了,大宋的官员普遍都不缺钱,这点路费真不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