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页

经过快一年的休养生息, 各地百姓的生活都归于安稳,而朝堂却开始动荡起来。楚风元积攒了几年怒气的一朝爆发,撤职问罪的官员跟割韭菜一样, 一茬接着一茬, 从中央到地方,无一幸免。

先前以为皇帝宽宏的官员, 这才知道,不是皇帝不予追究,而是无人可用, 只能憋着气而已,现在动荡结束, 有官员一路升迁, 自然就有人罪状陈列, 或贬谪或下了刑部大牢。

刑部的案卷前所未有的多, 上下官员夜不能寐, 一桩桩一件件的核查清楚, 庆阳城里一时风声鹤唳。

有人遭贬谪, 自然就有人升上来顶替, 新升迁的官员大多都是年轻人, 世家子弟中的佼佼者为多数,但与此同时,寒门子弟也有不少受到拔擢。

其中寒门子弟的代表便是刑部尚书秦吏。

出生寒门却有风骨, 年纪轻轻就爬上了刑部尚书的位置,虽然位高权重,却从不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可谓两袖清风,即使庆阳上下盯着,也找不到一丝错处来。

因此秦吏颇受清贵一派的文臣支持。

此次大清洗,左相跟户部尚书被查出互相勾结,贪污国库银两数十万,罪证确凿,皇帝震怒,判秋后处斩。

两人生死已定,左相跟户部尚书的位置就空了下来,皇帝也没有选拔新人,就这么一直空着,以至朝野上下都虎视眈眈的盯着这两个位置。

但楚凤元迟迟未表态,一些老臣也逐渐反应过来。

皇帝还年轻,野心勃勃,他们这些老臣年老力衰,做事只求稳,这是挡着皇帝的道了。

不过这也也未必是坏事,看的开的老臣干脆告老还乡,将位置让出来给年轻人,楚凤元也相当宽厚,凡是告老的大臣,都给了十分优渥的赏赐。

自此朝堂上的风向更加明确,皇帝这是明摆着要提拔心腹,有人看透形势急流勇退,也有人想在这新旧交替中分一杯羹,试图揣摩圣意。

早朝时便有人出列,言刑部尚书秦吏年少有为,刚正不阿,如今左相之位空悬,意欲推举秦吏为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