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的不光是沈氏,还有李老太。
老太太哭劝一番无用,也接受了这事实,让黄嬷嬷去拿了许多财物和购置了干粮被褥,备了一辆宽大马车,塞了满满一车。
李心容到底还是带着安宁走了,老太太卧床几日不起,沈氏也无心打理家务,离过年不过一个月的光阴,李府上下却还是死气沉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一晃,安然八岁了。
沈氏每个月都会收到安宁的来信,每每下人拿来,都不愿看。安然便拿着信在一旁念,念完后。拿了纸笔回信,说些近况。
这一晃,到了夏季。
夏日酷热,热的人刚在春意绵绵的春日恢复的精神,又被烈日晒的干涸了。唯一让安然欢喜的,只有家里的冰窖。每日凿一碗冰出来,捣烂果子,压了果汁到碗里,便是现成的冷饮。
男童多是结伴去湖里泅水玩。
沈氏听多了那孩童溺水的事,宁可孩子做旱鸭子不善泅,也不许他们跟那些孩童一块去水里玩闹。是以二房的孩子都不识水性。
大房的孩子不同,滨州临水,湖泊甚多,百姓多会打渔谋生。受附近孩童的影响,李瑾贺和李瑾璞也常去玩水,水性也好。
李瑾贺如今已是十八岁的少年,早不去那些地方,李瑾璞年十四,天气酷热难耐时,仍会偷偷溜出去。
这日烈日当头,知了趴在树上也唤的没气力。韩氏怕两子读书心烦,便拿了冻的冰凉的酸梅汤去侧院。
人还没进院子,前头便有下人迎上问安:“大太太。”
韩氏摆摆帕子,让他退到一旁,皱眉:“如此大声做什么,扰了少爷们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