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云和柳秀娥也都是这个想法,自己去卖多少就是自己的,让人帮忙卖的,六分一个挺公道的。
张翠花让莫茹不要找四娘娘赵连英拿鸡蛋,六分一个以后她肯定要抱怨,觉得吃了大亏,尤其等她知道城里黑市可能卖到一毛五一个,那可了不得。
所以宁愿以后抱怨卖鸡蛋不叫着她,也不帮她卖了被抱怨贪她的钱。
……
现在周诚仁带着一拨人耕地,张翠花则带着妇女在场里给玉米脱粒
没有脱粒机,只能土办法。
土办法有两种,一种可以大批量快速处理,就是把一大堆晒干的棒子堆在一起,用大棍子敲。
把棒子骨头都敲断,基本也就破碎成一块块的,然后老人孩子齐上阵,就能搓下玉米粒来。
有的可以直接交公粮,或者再晒两天也行。
第二种就是闲工夫慢慢剥。
扒皮的时候预留玉米皮在上面,扭成辫子,一辫一辫的玉米挂起来。本来可以挂在树上,现在树都被砍了,只能挂在墙上。
等猫冬的时候,就可以一辫一辫的拿下来,用铁钎子把玉米粒隔几排戳下来,戳几排就可以用两个玉米对着搓,速度自然是很慢的。
脱粒晒干,就去给粮站送信,让他们下生产队来拉。
周诚仁他们好不容易得了机会回来耕地种麦子,是绝对不会再带着全村人去送公粮的。
人手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