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页

柳红旗道:“这是个不错的办法,至于油桶嘛……林主任,咱们仓库有没有?”

林纾道:“书记,有两个空的柴油桶,一个还有三分之一的煤油,另外有一少半的柴油,其他空桶前些天送回县里了。”

要搁前两年,想从乡镇府找这么几个油桶可不容易,那时候不管柴油还是煤油都靠进口,自从玉门油田开发以后,国内的油供应才多起来,也惠及基层。

柳红旗道:“这样,把这四个给他们用,柴油送去发电组,煤油送往供销社。”

红旗公社没通电,公社的轧花社、电动磨坊都是靠柴油发电带动的,太昂贵,所以只有公社大院自用和交任务用。

见公社书记居然这样亲民,给周明贵感动得差点流泪,拉着柳红旗的手一个劲地感激。

柳红旗也喜欢他们这种负责的劲头,又找相玉亭研究,要求修水渠的工程队加快速度,争取早日把水渠修好,解决缺水农田的灌溉问题。

周明愈他们拉着柴油桶去公社的薄铁皮社改装一下,先把油桶涮干净,把两个油桶口焊接一起,侧面开口焊接上一个铁皮漏斗当进水口。另一端再开口焊接一块铁筒找一块水带用铁丝拧上,这就是出水口。

水带长一些,不放水的时候可以卷起来绑住。

四个大油桶,做成两个大水罐,原本一个油桶两块钱都买不到,现在柳红旗直接给他们用,只需要总共付一块钱加工费给薄铁皮社就好。

这可把周明贵激动坏了,他让周明愈先拉一个回去,再派车来拉另外一个,他在这里守着。

结果这俩大水罐一回到队里,又引起一阵轰动。

男人们把大水罐放在骡车上,用骡子拉到河边去,壮劳力们接力提水,俩人站在水罐一端轮流往里灌。

灌满以后再拉到地头,把筲放在水带下面,解开绑绳对准水筲,哗啦啦开始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