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愈立刻将她们挡开,道:“我们不收钱,只收老物件。”
几个老太太瞅着他们,老物件?
莫茹就给她们解释,建国以前的东西,能作价的都可以。
一个老太太道:“我家里有根银簪子。”
这会儿都让剪了头发,簪子也没地方戴,就算戴出来,有时候妇女主人还得说资产阶级情调不让戴呢。
这些东西这会儿在大家眼里并不值钱,毕竟市场不需要,没有需求就没有价格,很多人家的银锁、手镯都丢在家里发黑,被孩子拿去当玩具,有的都丢了。
这会儿听说能换细面,他们就表示自己家去找找。
很快有人把一些银的、铜的甚至是漆器都都找出来。
不用花钱和粮票就能换白面,傻子才不换呢!
这些不值钱的东西也能换白面,这俩人不是傻子吧!
莫茹看了看,还有那种黄铜的摆件,寿星公、笔筒之类的,还有银簪子、银镯子、银项圈,倒是没有金的,另外还有一些黑漆烘漆器具,还有文房四宝、鼻烟壶一类的。
甚至还有一些破烂儿!
这些东西价格也好估摸,莫茹只需要比那些下来收货给的价格高一成,老太太们就很乐意卖。
以往也有人下来收,价格很低,一块钱就能买三根这样的簪子。去年最困难的时候,也有人用粮食收,结果更便宜,一根银簪子换不到一斤白面!
乡下就更苦了,59、60年的时候,听说有人家饿得受不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大衣拿去跟人换粮食,结果换不到一斤面!
饿死人的时候,粮食最金贵,救命的粮食,哪怕是金子也不换的。
这种老物件,不当吃不当穿,拿出来还被批评,所以在很多人眼里那就是破烂儿,没用的。
能换点白面,当然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