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忠顺王发狂

陈德言出谋划策。

只要贾府愿意牵头,那么陈德言的主意就能实施。

“怎么说?”

贾珍辈分低,却又是族长,在府中做事一向恭敬,不给人话柄,包括在贾母面前,也是极其的孝敬。

算起来。

平辽侯也是他举荐出头的,两府和平辽侯关系都深。

“忠顺王不是弹劾咱们金江镇尾大不掉吗,就以他的理由,来对付他。”

陈德言信心十足的说道。

“出了一个金江镇,不能出第二个辽西军。”

“这?”

众人闻言大惊。

“忠顺王可不是一般人啊,只怕皇上不会相信他作乱的。”

贾政怀疑陈德言的计策。

陈德言笑着摇了摇头,向贾政解释。

“天下间,唯有皇帝的信任最难,忠顺王远在辽西,而他又不得文臣的信任,又恶了勋贵。

京城谁会为他说话呢?

只要谣言兴起后,皇帝就会动摇。”

陈德言满脸的自信。

普通人之间的信任,都容易受到一句话的影响而改变,更何况九五至尊。

锦乡侯府也有皇帝的信任,所以准许了其重建北镇,因为忠顺王的阻挡,一直不能成行。

忠顺王在辽西,虽然他忠心耿耿,知人知面难知心,谁能知道他真的是忠心的吗。

是不是不愿意分权,想要独占辽西呢。

种下一颗种子,皇权就能让其滋长。

当整个京城都如此说,哪怕皇帝心中在信任忠顺王,也会顾虑众臣的说法。

而偏偏京城无人会为忠顺王说话解释。

连广东之远的粤海将军,都巴结贾府,以免有人弹劾他时,京城无人为他遮掩。

论起如此形势。

忠顺王虽然劝大,其实连粤海将军都不如。

陈德言有理有据,贾赦,贾政,贾珍三人,很快就被他说服。

不久。

“忠顺王在辽西,大肆封赏草原部落,几番扩兵,又阻挡锦乡侯府上任,恐有不忍之野心。”

“出了一个金江镇,绝不可出第二个辽西镇。”

“忠顺王是皇室,是王爵,皇上虽然信任其人,更需要提防,这不是坏事,而是护臣之道也。”

“忠顺王仗着是圣人叔叔的身份,大肆提拔亲信,例如图门此人,不过一守备。

因为投靠忠顺王,不到两年就被提拔为参将,其心可诛。”

……

满京城都在猜忌忠顺王,而没有一个有分量的勋贵,或者大臣出面,为忠顺王辩解。

皇城里。

皇帝在阁楼,眺望皇城,心不在焉,六神无主。

太监夏守忠在一旁伺候,默不作声。

在众多的,或告戒,或提醒,或直言,或上疏等等的声音中,皇帝虽然不愿信,也不敢不信。

有一名大臣的奏疏说的极好。

提防忠顺王,分其权,才是对忠顺王最好的爱护,让君臣之恩长存,留下千古佳话。

“大伴,你怎么看。”

皇帝突然的询问,夏守忠愣了愣,很快露出了笑脸。

“奴婢哪里懂这些事,不敢说。”

忠顺王平日就威风禀禀,又没有和自己送过礼,对自己又能造成威胁。

自己不说他坏话,也不说他好坏,算是对得起他了。

“唉。”

皇帝叹了口气。

远在辽西的忠顺王,被京城突然掀起的风浪,拍打的措手不及,一时间找不到反制的手段。

“肯定出自锦乡侯府,说不定还有金江镇推波助澜。”

图门也是被弹劾的人之一,面色忧虑的同时,很快猜到了幕后之手。

“真是混账。”

忠顺王大怒。

自己一心为公,努力对付金江镇,偏偏国内的勋贵,只想着自家的事,不顾国家大事。

“恐怕不能继续推诿。”

程之信神色凝重,缓缓的劝道。

一个人搅动不了波浪,两个人,三个人都不行。

但是当大半个京城都在如此猜忌的时候,掀起的波浪就大了,辽西将门勾心斗角。

程之信如何会不知道流言的威力呢。

当一件事情,大家都这么说,形成了一股风气。

有时候。

声音大就是道理。

知人知面难知心。

人的信任是最容易被影响,从而发生改变的。

多年前的辽西。

不光是辽西,辽东也是如此,甚至九边皆如此。

将领虽然是世袭,但是想要袭官,必须掏出钱财,才能顺利的袭职位。

买官钱不是一笔小钱,靠俸禄是掏不起的。

很多将领数年,十数年,甚至二三十年,一辈子都无法袭职,而只有有钱的将领,才能轻易的袭职。

有钱的将领,心思都在钱上,钱只能从军户身上压榨。

打不了胜仗,常常出边杀熟向上面交差。

开始还有御史弹劾,当形成了一股风气,大家都说是战功的时候,那就是战功了。

现在满京城都说忠顺王有野心,如果忠顺王不退步,恐怕会真的一败涂地。

忠顺王在亲信们的面前不愿意失态,等回到家中时,大发内廷,痛骂京城的文武官员。

皇帝突然亲政,他也跟着水涨船高,但也因为获得权势太快,根基不稳。

李达祖的长子李长松,承袭爵位,终于出山海关,经过辽西,没有见到忠顺王后,直接上任北镇。

他既然来了辽西,就是要和忠顺王争的。

因为辽西的军资,士兵,百姓,皆在忠顺王的手中。

李长松到了辽西,刘承敏则要去京城。

京城锦乡侯府的二老爷在等他,去迎娶锦乡侯府家的小姐,所以他前来和大哥辞别。

唐清安不敢去京城,刘承敏却无碍。

“古来持有权柄的人物,皆不敢离开京城,久离政治的中心,忠顺王不该离开京城的。”

唐清安笑道。

“忠顺王不来辽西,换了其他人,谁有忠顺王的底气,敢如此逼迫我们金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