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痛悼文章

寒门仕子 佯忘 1404 字 4个月前

齐誉对此也没多说什么,一切按照她的意思办。</p>

然而,小彤又在当时搜到了殷俊仍在世上的证人和证词,基于这个因素,齐誉故意在上书的末了处添了这样一句话‘或许他仍在,愿吉人天相’。</p>

他哪里知道,这多出的一句话却给苏琉给添了堵。</p>

既然殷俊仍有活着的可能,那朝廷又怎可轻下定论呢?</p>

万一是说万一,日后他殷大人真的活过来了,皇家的盖棺定论岂不沦为了笑柄?</p>

齐誉是聪明人,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既如此,他又为什么行此一招呢?</p>

莫非,他是在故意试探,看自己是否会伺机铲除殷大人的势力集团?</p>

若平日行事,苏琉完全可以来个顺水推舟,借此时机来完成自己想要的人事调整,可现在却是不行了。</p>

天子南洋未归,自己怎可轻举妄动?</p>

虽然,齐誉一再声称,天子是因为留恋南洋的怡人风情而忘返京城,但实际是不是这样,这哪里知道。</p>

万一,是他齐少保居心叵测于暗中软禁了天子,自己贸然行事,岂不正中了他的下怀?</p>

小心为上!</p>

谨慎起见,苏琉最终作出朱批:呈报证据不足,尚不宜于殷大人做盖棺定论,追谥更不妥……</p>

所以那次,殷俊的丧还是没能发成。</p>

接下来的几次上书也是如此,皆因证据不足没能促成。</p>

这回可是不同,齐誉想坐实殷俊的死讯,并吊唁为由作为北上的借口,如此一来,道理上就能说得通了。</p>

华夏素以文礼治国,总不能明面阻拦亲妹夫前往祭奠吧?综合判断,入京的请求十有八九可获准允。</p>

于道德的压力下,苏琉不太可能公然拒绝。</p>

不过,要想真正玉成此行,还得运用一些特别的手段。就比如说,于暗中造势啥的,让苏皇后的压力只增不减。</p>

对,就这么定了!</p>

“白面首啊,不管你死还是没死,丧事必须得发。若你还活着,日后我必会请你喝酒来赔不是!大不了……给你多加上两道菜!”</p>

“来人哪,给朝廷和殷家正式报丧,此次证据确凿,殷大人确是真的归天陨落了!”</p>

说罢,齐誉长叹一声,将早就拟好的折子和书信交到了信使手里。</p>

并还特别叮嘱,要以最快的速度送达京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