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婶,我帮张大娘做活儿吧。”
“我去接待医女。”
青璃看了看两位姐姐,心想着都安排好了,把最后一个留给她,不过陪着娘亲溜达也不错,顺便看看镇上有什么新鲜事,上次张氏游街之后的去向还不知道呢,这个年头对妇人还算比较宽容了,通奸被浸猪笼的也有,一般是大家族的规矩,要是被官府抓到就是打板子游街,反正名声是别想要,但是小命可以保住。
仔细想想,没有名声确实是生不如死,如果脸皮格外厚,这后果可以忽略不计。
刘氏带着青璃去的集市是镇上的东街,这里没有卖肉卖菜的,都是卖一些观赏的之物,花鸟书画之类,能来此地逛街的多半是一些家境殷实的人家,日子过的好,不缺银子,开始附庸风雅,当然,也有大半的读书人来此。
这条街道显得有些古朴,两旁门面都比较宽大,清一色的红砖绿瓦,突兀横出的飞檐,挂的大多是烫金色的牌匾,来往的行人除去店铺的伙计,大多都是绸缎衣衫,或苍迈,或风雅,或清新,或事故,不少大户人家的少爷出门,身后跟着一两个小厮。游记上说大周偏北是苦寒之地,青璃倒是没觉得,镇上的有钱人家多的很,更不用说凤阳城了。
“李丫头,看到没有,前面外面摆放了几盆菊花的,就是国色芳华花铺,这里面有不少名贵的花草,而且价格公道,童叟无欺,你爹的同窗都喜欢来这里。”
刘氏指着前面烫金的大字牌匾,还不放过这个教青璃识字的机会。门口的摆放着一盆盆的菊花,颜色各异,开的正好,一个小伙计正在弯腰给花浇水,侍弄的很是精心。
“娘,为啥叫国色芳华呢?这不是形容牡丹的吗?”
“这个啊,你爹说这花铺的主人是个爱牡丹的,咱这牡丹没办法生长的太好,都是打南边运过来的,路上还有折损,这主人就自己搭茅草棚子建什么暖房,专门为了养花,不只卖牡丹,而且还高价收购。”
刘氏一个村妇,见识比村里的妇人多,并不是常年生活在镇上,富人的喜好她也不懂,都是莫如湖闲来无事谈论的时候说起的。本朝读书人清贵,多喜欢花草,就算是为了充门面也好,这镇上院子里就种不少,不过没有什么珍贵的品种。
“哦,这样啊。”
青璃听到暖棚,眼睛亮了一下,自家新房的屋子多,等到冬日里,找一个带火炕的,用木头箱子,里面装点泥土,还能种点蒜苗解馋呢,不然这滴水成冰的冬日,青黄不接,除了菜干,酱菜,也吃不出新花样。
“可别小看这菊花,品种多着呢。”刘氏介绍道,“咱山里有野菊花,铺子里卖的甘菊,黑心菊,小菊,滨菊,天人菊,雏菊,日光菊……不过稀少的也不便宜,咱家就买上几盆普通的黄菊回去就成。”
刘氏正要拉着青璃进到铺子里,青璃却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她道,“娘,我对这些花草兴趣不大,你进去买吧,我就在外头等你,不会乱跑的。”
“那行吧,你老老实实的啊。”
最近青璃懂事了不少,刘氏也不是很担心,但是又嘱咐她一句,这才进了铺子。
青璃往旁边挪了几步,假装等人,实际在仔细听着一个中年男子的话,这个男子穿着气派,一身的深蓝色直襟长袍,腰束同色的祥云纹宽腰带,其上缀着白色的玉佩,虽然人到中年已经留了胡须,但是看着身上多了一种儒雅的气质。
“如您所说,我去给夫人送东西,出来的时候见到了大少爷。”
一个年轻的伙计正在汇报情况,“不过夫人都不要,坚决的让我带走,还不让我告诉大少爷,说不然的话,他们母子就离开。”
这气质儒雅的男人就是李墨轩的爹方老爷,自从上次听了医女的话,青璃就上了心,看来是方老爷的小儿子死了,想法设法的要认回他,不过青璃了解李墨轩,他应该是不会回头的,李伯母也不会,姓名都改了,衙门都上了档子,再与方家无瓜葛。
“每天你都去一次,这次不用送贵重的,就送一些点心吃食,然后什么也不用说。”
方老爷交待着,看着他的脸色好像有点懊恼,也为曾经的行为追悔不及,青璃准备继续偷听,看看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这时候一顶软轿停在她的面前,挡住她的视线。
轿帘被丫鬟掀开,先下来两个丫鬟,然后许猪头的妹妹这才昂首挺胸的出来,甩了甩手上的帕子,看着青璃冷笑,“死丫头,真真是冤家路窄,上次的帐我们还没算呢,你以为你攀上了赵家小姐,就高枕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