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刘基辞官

洪武生存指南 裴玄黄 1220 字 2022-11-23

大吉!

热闹没看成。

再然后,皇帝陛下明显假装忘记了年前除夕那天的事情,刘基却没忘,虽说没再追着崔计等人被杀之事不放,却执拗地选择了辞官。

以众臣对老朱的了解,这一次不暴跳如雷才怪。

大家再一次猜错。

不过,也大略能够想象,应该是一直在陛下这里最能说上话的皇后出了力。

最后结果,就是这份多少有些不伦不类的追赠。

即使只是没有任何世袭权利的荣衔,但,大家也都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潜台词:你刘基坚持辞官,等于至少放弃了一个侯爵!

这一点,没人怀疑。

毕竟按照刘基这些年的功绩,与李善长一样封公爵都不过分。但这位……大才是绝对大才,就是性格,实在是太过执拗了一些,以至于李善长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宣国公,刘基却连个最低等级的爵位都没捞着。

不得不说,整件事,旁观的所有人,哪怕刘基的政敌,实在都有些看不懂。

到底怎么想的?

别人求都求不来的世袭罔替啊,就这么弃如敝屣吗?!

另外一件对比之事,则是方国珍的觐见。

凭借一封言辞哀肯的乞降书,实际当然还是老朱为了大局着想,方国珍得以免死。腊月初请降到现在,这位浙东军阀在路上拖拖拉拉了一个月,终于抵达金陵。

君臣一番奏对,朱元璋赏赐方国珍宅邸一座,命居金陵,没有给任何官衔。

与幽禁无异。

不过,相比张士诚,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

刘基与方国珍,乍一看,两者似乎没关系,其实渊源很深。

方国珍当年在浙东起兵,元廷命江浙行省发兵讨伐,其中就有个江浙行省元帅府都事,名叫刘基。

元廷讨伐方国珍受挫后,采取绥靖政策,上上下下都主张招抚,只有刘基认为方国珍反复无常,坚持应该剿灭。方国珍还因此尝试厚赂刘基,希望他改变态度,刘基拒辞不受。

方国珍最终被招降,刘基一气之下,又一次辞官而去。

为什么要说‘又’?

因为从刘基考上进士开始,自高安县丞到江浙儒学副提举再到江浙行省元帅府都事乃至后来又被元廷授予的其他官职,按照刘基自己的说法,‘嫉恶太甚’,‘不耐繁具’,实在不适合官场,于是刘大人这辈子不是在辞官,就是在辞官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