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意外

洪武生存指南 裴玄黄 2648 字 3个月前

还是按照朱塬的提议,这次统计会更加细致,包括军龄和军功两方面。

同时,对于过往阵亡的将士,朱塬提起后,老朱也特意加了进来,同样会根据军龄和军功,将来除了必要的抚恤,对于烈属后代,也会有就学和就业等方面的优待。

再就是,统计军功和军龄,也是为了第二个目的。

军事改革。

朱塬当初那份日志里关于‘良家子’和‘贼配军’的那一段话,依旧写在东阁墙壁上,老朱不止一次重温斟酌。这一次,为了确保大明军事实力的持久强大,他打算彻底改变自宋以来的‘贼配军’制度,转向‘良家子’体系。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提高军人的地位。

接下来的军事改革,首先要确保的,就是这一点。

朱塬对此给出过一个方案,将来,逐渐把屯田司的屯田成果,土地,按照军功和军龄等方面,大规模分配给各军将士。重新完成一次‘分配’,填实国家基础的同时,也是一种态度,你当兵了,才能有田地分。

当然,朱塬也考虑过百年之事。

实行类似均田制的唐朝为何后来从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后期已经无田可分。

土地终究是有限的。

这件事当然也有解决方案,一个是保持节制,不能一次性全分了。按照当下的人口规模,做好精算,中原无主之地分发个百年都不成问题。

另一个,就是持续扩张。

大明现在国土才多大?

300万平方公里左右。

大概只是后来中国国土的三分之一。

那么,地球上,陆地面积有多大?

1.5亿平方公里。

相当于当下大明土地的……嗯,50倍。

50乘以100,结果是,5000年。

好吧,当然不能这么算。

不过,保持扩张状态,土地分个500年,还是绰绰有余的。

再往后……甚至,不说再往后,至多两三代,大明大概率已经进入工业时代,农业占一国经济的比例将持续下降,最终不足10%,多余人口也就可以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

总之,最后的最后,想要实现可持续,还是两件事,‘生产’和‘分配’。

再次的经济之学!

今日早朝的这两件大事,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

早朝过程,乃至之后与各位重臣的私下商议,老朱要求的结果是,屯田,从之前破坏最严重的山东开始,因此也优先测绘并登记山东土地,之后再转向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等。

山东必须明年开春前完成。

再说统计各卫军卒,由人在北平的征虏大将军兼右相徐达统筹,接下来两三年主要是休养生息,不会有太大战事,徐达恰好能腾出手。

同时,这件事还会由御史台进行监察。

再一个,两件大事都需要相当多的人手,主要是能书会算的吏员。恰好,刚刚完成科举的一万多学子,足够抽出一批用于此事。

商讨完这些,时间已是中午。

老朱留下左相等一干重臣正吃着午饭,忽有急报传来。

长安的八百里加急,关于蜀中。

简单来说,在陕西明军的不断运作……或者压迫之下,明夏兴元守将,主动向明军投诚,大军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这座秦岭重镇。

兴元是什么地方?

两个字:汉中。

这是位于陕西和四川之间秦岭正中的一座军事重镇,关于它的重要性,看看三国就可见一斑。

当年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在此足足拉锯了两年,直到拿下汉中,刘备才彻底坐稳了巴蜀,自封汉中王,并进一步称帝。

可以说,历朝历代,关中与蜀中争锋,汉中都是兵家必较之地。哪一边拿到了汉中,哪一边就获得了军事优势,可以对另一边形成强烈的军事压迫。

老朱对于塞外、东北和云南都不急,唯独决定近两年一定要拿下四川,除了《天书中记载这一仗并不困难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拿下了四川,大明国土就能恢复到宋时的巅峰时期,甚至,因为重新收回了燕云十六州,比宋时还要更大一些。

这也是一种历史意义。

因此,上月返回金陵,老朱很快就召见了明夏使臣,并给予了对方三月之期,希望夏主明升主动归顺,还许以蜀国公的爵位。

若不然,还威胁大明将会多出一个‘征西将军’。

当下,时间才刚过一月。

老朱一直从各个方面密切关注着蜀中的动向,大略知晓,明夏的太后彭氏和幼帝明升母子,基本对夏国政权没有多少控制力,目前是右相刘祯、左相戴寿和司徒吴友仁共同把持朝政。

司徒吴友仁还在去年发兵‘清君侧’,以至内战一场,当下也控制着明夏大部分的军队。

而且,相比保持缄默的右相刘祯和倾向归顺的左相戴寿,司徒吴友仁是坚定的据守派。

根据明夏内部情况,老朱还在研究,三月之期到时,要不要‘上兵伐谋’一下,再次挑动明夏内乱,便于大明又一次的‘兵不血刃’。

倒是没想到,首先兵不血刃拿下的,却是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