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问卷调查

洪武生存指南 裴玄黄 2504 字 3个月前

剩下两分,都扣在那不务正业的两篇话本上。

还有,那《朱氏创业纪略……算了,这个……留点口德。但自己肯定不会列为最喜欢。

刘琏当场在明远堂会议桌旁开写,姚封却没打算落笔,只是喊了人,吩咐把多余的几份发给信件上指定的各色人等,比如正在外海指挥冬捕的方礼。

……

泉州。

另外一位营海副使胡惟庸这段时间却有些无心做事,还好几次忍不住大罪了一场。

自从朝廷改制十部的消息传来,胡惟庸就满是懊丧,觉得自己太亏,若是坚持着留在京师,即使多坐几个月太常寺卿的冷板凳,或许当下……就是正二品的十部尚书了。

再说京师。

左相那条门路已经断掉,那位少年平章,上次派人送礼,却也只收了一些不干痛痒的书画,换回一句‘好好做事’。

这‘好好做事’,后面不该还有些甚么吗?

可仔细问了家仆胡大,后面……甚么都没有。

这让胡惟庸感觉自己的前途实在渺茫。

收到问卷调查,内心里不以为然,却还是要打起精神。

十分。

这是定然的。

最喜欢的文章,肯定要是那《朱氏创业纪略了。

最讨厌的文章……

没有。

怎可能有,当然是都喜欢。

……

广州。

如同明州一样,广州府的营海分司并未设置在府城番禺,而是珠江出海口零丁洋畔的宝安县。

零丁洋,正是文天祥‘零丁洋里叹零丁’的那个。

宝安县,之前属于东莞县,不过,早在东晋,宝安就一度设县,后来几度王朝更迭,或裁撤或重立,这次……为了配合广东营海分司的设立,再次划县,治域除了东莞南部珠江口以东部分,还包括外海大奚山在内的诸多岛屿。

广东营海分司、广州市舶司和广州卫三大衙门,当下都设在连城墙都还没有的宝安县城。

如同另外两个营海分司一样,广州营海分司的海捕相关目前也在筹备当中,主要也是针对明年的春季渔汛。

除了这些,广东营海分司副使吴良和广州卫指挥同知张秉彝一起上报朝廷批准后,两大衙门还展开合作,计划在这个其实一点不冷的冬天修建长达三十里的宝安海塘,这样可以确保宝安沿岸数万亩良田不再受到潮水侵扰。

朝廷自然答应。

白天里在海塘工地上待了一天,傍晚时分,吴良没有回城,而是又挤着时间赶去了位于城北的试验田,这边本是靠近山脚的一片荒瘠,担心被收税,之前已经许久无人耕种。

金陵让人送来了鸟粪和硝石,还有少年平章的一份试验田执行方案,虽然心存疑惑,特别是那硝石,如何能当得了肥料?

不过,吴良还是认真执行。

这边开辟出的100亩田地,分成了10份,分别或者不下肥料,或者下一种,或者下两种,或者分量各有不同。

现在,10月底插下的秧苗,暮色中,长势区别也是肉眼可见。

就说那同时施了两种肥料的几块,秧苗不但粗壮挺拔,叶色甚至都给人一种青到发黑的感觉。

对比没施肥的秧苗,一片枯黄。

而且,最近消息都已经逐渐传开,吴良到来时,即使已经快要天黑,还是有不少人特意赶来观察打探,攀谈几句,甚至还有一个专门从雷州赶来的乡绅,那可是千里之外了。

乡绅显然已经打探够多,直接对吴良表示,希望能花钱买几船肥料回去。

吴良只能拒绝。

哪有呵?!

不过,亲眼看到了效果,吴良也已经开始让人在广东外海寻找鸟粪岛。

摸黑回到居处,吃罢饭,吴良来到书房,开始写今日的工作日志。

这是在明州时少年平章交代他们,还说三五日写一篇也可。不过,吴良却是坚持每天都写,也偶尔会将其中一些送去给金陵,不是为了邀功,只是其中见闻建议,希望自家主公能知晓。

刚落笔没多久,老仆进门,送上驿传刚分拣出来的一份调查问卷。

浏览一遍,吴良又转向了那本同样被他翻了许多遍的《大明月刊,不免再次从书架上找出,翻开,从头阅读,当再一遍翻完,不知不觉,已是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