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独立思考

洪武生存指南 裴玄黄 1287 字 3个月前

当下,老朱主动提起,朱塬才敢微微点头。

曾经其实就有一种论调,无论是朱标,还是朱允炆,都过于偏向儒家,亲信儒臣。特别是建文帝,普遍观点就是听信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些传统儒臣的蛊惑,急于削藩,最终丢掉江山。

朱塬个人觉得,相关因素肯定有,但不大。

朱塬更倾向于老朱、朱标和建文帝祖孙三个是‘一代不如一代’,朱标学会了父亲的‘权谋’和‘狠辣’,却没学到老朱对一起打江山的旧臣勋贵们的‘重情’。

不同于其他人一说老朱就是兔死狗烹杀功臣,其实,老朱是很重情义的,无论是对子女,还是对勋旧。

当然,疏远一些的人,老朱就非常凉薄,说杀就杀。

这是老朱分裂的一面。

就说大名鼎鼎的‘胡惟庸桉’,洪武十三年桉发时,胡惟庸等人被诛杀,但涉及其中的三位武将,‘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和‘平凉侯’费聚都是全身而退,当时一点惩罚都没有,继续当了十年的侯爵,享受开国富贵。

三人被杀,都是在洪武二十三年,而当时,按照朱塬领悟的‘洪武二十五年’相关,操纵这件事的已经不是老朱,而是朱标。

老朱反而是求情的一边,却没能拗过儿子。

说回某个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朱允炆,建文帝只从父亲和祖父这里学到了一个‘狠辣’,别说‘重情’,连‘权谋’都没有了,粗暴而直接,以至于酿成大祸。

因此,总的来说,这算是家庭内部问题,怨不得别人。

东阁的书房内。

见朱塬点头,老朱也不意外,说道:“俺当时就想打发走那些个儒臣,今后不再让标儿读什么四书五经,想起你上回说那……不可太粗暴,才算止住。现在,你这个什么都懂的,说说吧,如何是好?”

上个月,只是因为觉得朱标身边一位侍臣挑拨自家人关系,老朱直接让人把一个正四品的太子谕德丢到大江里淹死了,朱塬不得不和老朱敞开谈了一次教育之道。

现在看来,还算有用。

朱塬这么想着,斟酌片刻,说道:“祖上,首先,还是要改变殿下身边的氛围,不过,不能太粗暴,殿下正是敏感的年龄,太粗暴,会造成逆反。因此,咱们不需要减少,但可以增加,儒家之外,把兵家、医家等等都引进来,恰好现在金陵大学和国立大学都初入正轨,16个专业,祖上可以挑选一些拔尖的学生定期来陪殿下研究相关学问,这样就能稀释儒家的影响。而且,相关的学问,对于殿下本身而言,多学一些,也只有好处。”

老朱立刻点头:“好,你这法子好,就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