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1章 岭南冯氏

满唐红 圣诞稻草人 1807 字 3个月前

看来她对儿子喜欢王阮这件事很介怀,所以一刻也不愿意多等。

杨妙言既然答应了回去省亲,那么这件事就算是定下了,不过为了避免又被杨妙言怀疑,李元吉并没有吩咐人去帮她做准备,只是跟王阮说了一声,让王阮在她要走的时候帮她准备准备回去省亲要带的东西,同时又吩咐了赵成雍一声,让赵成雍分派出一支兵马跟着一起去弘农,剩下的什么也没做。

杨妙言去了宫里制作熏香的地方,拿到了王阮平日里用的熏香以后,非但没从王阮怀里把儿子吸引回来,反倒让儿子更依赖王阮了。

这下杨妙言更生气了,干脆不搭理这个小没良心的了,气呼呼的准备起了回娘家要带的东西。

她现在是亲王妃,还是身份十分独特的亲王妃,所以回去省亲不能草草了事。

她的身份也决定了她以后没办法经常回去省亲,所以她得准备一大堆东西带上,一来用作赏赐,二来充作礼物。

毕竟,一帮子姑嫂凑上来了,你不可能什么都不给,那样人家会觉得你小家子气,还会在背地里嚼舌头说你在夫家不受重视、过得不好云云。

一帮子小辈们凑上来了,姑姑姑姑的叫着,你要是什么也不给,这个长辈做的也不长气。

要是杨氏有心钻营,借机推举一些依附在杨氏门下的学子,人家在充分的展现自己才能的时候,你什么也不赏赐,也会被人诟病。

而这个诟病不仅仅会针对杨妙言,也会针对李唐宗室。

因为杨妙言出去以后,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李氏,学子们在她面前展示学问,也是为了把自己卖进李氏。

所以她太吝啬的话,人家会说李氏不重视人才,不值得效忠云云。

虽说年轻的学子们都比较清高,但你给了钱和不给钱,他们对你的态度依然会不一样。

这个世界上或许有真正清高的人,但绝大多数清高的人都是面面上清高,背地里比谁都贪婪。

朝堂上自诩清高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可真正清高的两只手都数得出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廷在发俸禄的时候,一文也不能少。

不然的话就会失去人心。

杨妙言在准备好了自己所要带的一切以后,带着足足两千多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宫,一路赶往了弘农。

李世民在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快速的和长孙顺德等人对弘农杨氏发起了‘进攻’。

而李元吉已经没有时间去关注这件事了,因为前后因为各种琐事而延期了三次的冯盎终于抵达长安城了。

为了彰显重视,李元吉特地带着陈叔达、任瑰,以及礼部上下到长安城外相迎。

之所以没带萧瑀,是因为萧氏在南方称雄的时候,曾经跟冯盎的父亲有过不快,所以为了避免冯盎觉得朝廷对他有意见,所以没带萧瑀。

之所以没带更多的官员,也是因为冯盎的级别不够,也不是因为为大唐立下大功才回京的,所以没办法召集百官一起相迎。

如果对冯盎动用百官相迎的话,那以后将帅们在外为大唐立下了大功,又该动用什么礼节相迎呢?

直接上最高礼节,让其跟掌权者同车?

那要是李靖、李世勣、苏定方这种级别的人物灭了敌国,立下了灭国之功,又该如何相迎?

让掌权者帮他们牵马?

那他们还活不活了?

自古以来,在王朝强盛时期,或者走向强盛时期的时候,凡是让掌权者牵过马的将帅,几乎没有一个寿终正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