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双手之数的大修行者中,唯一一个仍旧效忠朝廷的大修行者,对于宋梁帝也是无比忠诚,哪怕是宋梁帝让他去死,他都会立即去死!

以承的品行很好,为人正直,且乐于助人,所以很多人都是他的朋友。如郭书经就是冲着以承的品行,才和其交朋友的。

毕竟像以承这种人,不用担心他会背后突然捅自己一刀。

而且以承还是大修行者!

天下间不知道有多少人以能成为以承的好朋友为荣,因为以承交朋友,从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只要合自己心意,看顺眼,他就交这个朋友!

但是以承这种愚忠的行为,却令他的那些朋友都纷纷摇头,那宋梁帝若说是什么明君也就罢了,可偏偏是一个昏君。

很多人都心里有数,这宋朝的江山,迟早要断送在这个只知道斗蛐蛐的昏君的手里。

郭书经便是觉察到了这一点,便熄了在朝廷享受荣华富贵的心思,在得知郭南县有宝物后,便立马舍弃了官身,没有半分的留恋。

郭书经此次能写这封信,其关键所在,还是因为县衙内的那宝物。

郭书经不知道那鼠王是怎么死的,但可比大修行者的鼠王死了,无疑表明这位看起来只是凡人的郭南县县太爷很不简单,其手里一定有着什么惊人的手段!

因此才有了郭书经书信一封,假借忠于朝廷之名,想请以承来帮他试探。郭书经可没他表面上那般是个忠厚之人,若不然怎么会成为第二组主角中的大反派?

在郭书经看来,以承是大修行者,如果连以承都死在了这位郭南县县太爷手里,那么朝廷一定会有大动作。

到那个时候,他便有机会趁机浑水摸鱼,得到那件宝物。

当然现在,郭书经的手段是完全落空了。

毕竟连这封信都被余烬出手给改了,改成了对“郭南县县令朱才俊”的赞扬,所以在收到信后,以以承的性子,一看是郭书经说的,便点了点头。

他知道郭南县那个地方,原本那是归属于郭北县的,后来宋朝的开国皇帝为了恶心一个他看不顺眼的读书人,就圈了一个村子,改村名为县名,打发其去上任。

“这个叫朱才俊的,我在这次的金榜上看到过这个名字,名次不低,想来是个有才学的,被打发去郭南县上任,那么看来是寒门出身,又没钱打点。”以承在宋朝官场多年,对于其中的弊端和规则,自然是清楚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