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邻居屯粮我屯枪

“他们要么是盘踞一州一郡之地的坐地虎,要么是各地宗室子弟的代表,比如北军中候(刘表),如今就是荆州之地宗室子弟,他挣到的钱,大都投入到了荆州之地宗室子弟的教育之中。比如太尉之子(刘虞的儿子刘和),他代表的是幽州之地的宗室子弟。刘君郎(刘焉),代表的是益州……”

很显然,这些人也不能动!

动了,就得做好一州一郡之地动荡的准备。

至于说打压宗室之人,那更是想也别想!

听完程昱的介绍,刘辩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至于搞次级贷的,有江夏黄家、颍川荀氏、汝南袁氏、关西之人的代表杨氏,还有太后和大将军以及陛下。所谓的次级贷,解释起来非常麻烦,陛下就理解为钱生钱好了,这是一个钱生钱的游戏……”

“什么?朕也搞了?朕何时搞得?朕怎么不知道?”刘辩再次瞪大了自己的眼睛,满脸疑惑的道。

“陛下倒是没有直接参与,但每一家巧立名目的,都会拿出一成的利润上交内库。搞次级贷的,会拿出两成的利润,上缴到陛下内库之中。所以,我们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却一直默许。”

听到这里,刘辩只感觉心头就像压了一块石头一样。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看着满脸不能接受的刘辩,程昱低沉的音调再次响起,听着这个声音,刘辩就忍不住浑身一哆嗦。

他今天已经听到了很多坏消息,可是看程昱的意思,似乎还有更大的坏消息在等着他。

朕,怎么这么惨啊?

“陛下,按照我们的计算,除去老老实实搞项目的人之外,搞内幕交易,低吸高抛的人,大概先后从股市搞走了三十亿钱。”

“巧立名目,迅速上市套现,拿钱走人的世家、宗室,先后从股市搞走了八十亿钱。”

“搞次级贷的顶级世家和大将军、太后以及陛下您本人,一共从股市抽走了一百五十亿钱。”

“而这其实还不是全部,风险最大的是如今印刷的货币——汉银。”

所谓汉银,是某位降临者提出概念,是典型的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得有抵押物,也得有信誉,让大家相信。

当白云观规定,所有的股票交易都只能使用汉银之时,这种货币也就慢慢的开始流通。

而当朝廷公然拿出郑国渠附近的八百万亩水田作为基本保证,直接宣布拿着五百汉银就能去兑换一亩地的时候,便一口气印刷四十亿数目的汉银。

而杨氏、荀氏等顶级世家,也先后拿出了大量的土地甚至是宝物作为抵押物,印刷了大量的货币。

“截止到目前为止,通过土地、神兵、宝甲、过路费的收取权限等一系列有形无形质押物,大汉银行一共印刷了四百亿汉银。”

听到这里,刘辩就更迷糊了。

“既然都有抵押物,那四百亿汉银也不多啊。据朕所知,无论是良田还是神兵宝甲,都是以一半价值作为抵押的,所以这又怎么会出问题呢?”

程昱冷冷一笑:“嘿嘿,陛下还是太善良了。印钱这种玩意儿,一旦开始印了,就很容易上瘾。”

“所以,实际印刷数目不是四百亿而是一千亿。”

听到这里,刘辩刷的一下,直接就坐了起来!

股市有人挣钱就有人赔钱,道兵、世家豪强、宗室、顶级世家一共从股市里面偷走了二百六十亿钱,这就意味着有良家子、豪强、世家,损失了这么多钱。

这能兜得住吗?

更何况如今的货币……

“货币超发到如此地步,民间又怎会接受呢?”

“为何不接受?郑国渠附近的八百万亩水田,如今已经落到了世家的手里。大量原本属于大汉的道路运营权限,也落到了豪强手中。”

“所以,区区一千亿算什么?这是在出卖大汉,无论是良田还是道路的运营权,本质上都是属于朝廷的,可是如今朝廷却不得不售卖出去。”

难道说,整个大汉,偌大的天下,还不值区区一千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