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大衍之数

那肯定是有的!

理论上讲,心灵境界越是近道,修道之时,效果也就越明显。这也是为何,历史上很多道家名人,都是中年入道或者晚年入道,但却依旧不同凡响的缘故。

“而且,即使是单纯的心算之法,到了后边也非常的消耗大脑。一旦修炼过度,有一定的可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那些下围棋的,到了关键时刻,大脑运转过度,可以明显观察到他们的大脑消耗能量加剧。

下着下着晕了过去,可不在少数。一盘棋下完,顺利减肥两三斤,也时有发生。

所以,接下来只会公开前三层。

后面的,普通人强行修炼,只会伤身。

“像我现在,每秒钟大脑运算十亿次,基本上你们能想到的运算,我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想出来。”

“即使原本计算不出来,我也可以临时创造一个新的方法、路径去解决。也就是临时创造一个新的数学公式去解决未知难题,这就是数学的奥秘。”

听到这里,陆舟就开口了:“像我,现在闭着眼睛,就能模拟出方圆一定范围内的所有情况。我可以通过观察,精神感知来给周围的世界建模,然后通过模型,通过一定的规律,直接用数学推测出未来几秒种后,这个世界该有的模样。”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其实就是短时间内的预测未来。当然,我说的比较简单,但实际上,你想真的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这不仅仅是运算能力的问题,还涉及到我们对世界规律的掌握程度。”

如果,你不知道万有引力定律,也不知道重力加速度、空气阻力等一系列概念,那么你就算看到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你也无法清楚的计算出这个苹果,到底在多久之后落地。

同样的,如果你不知道抛物线的相关知识,不会建立函数,不会数学建模,也不会受力分析,那你就算运算能力再强几倍,你也无法精确的在物体落地之前,计算出目标的落点。

以此类推,如果你不用的地理学,不会看云图,不懂气温等一系列基础知识,那么就算你通过精神力观察,得知了此刻天上的大气模型,你也无法计算出未来本地的详细天气情况。

而在陆舟看来,万有引力定律也好,抛物线也罢,数学建模、物理学、地理学相关知识,其实都可以看作是人们对世间万事万物的认知。

只不过,这些认知在科学层面被转化为了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公式。

如果玄学一点,这些公式,可不可以认为是天地运转的规律,学习这些公式的过程,能否视作悟道?

而不同的大能修士,或许悟道的方式也不一样,而同一门派之人,则是有着相同的悟道方式,所以可以交流借鉴。

而如今的数学乃至于整个科学体系,就是一个可供全员悟道的超级悟道体系?

“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说完,季真就想起了熊岩在北海郡之时,利用天赋所获得的儒家功法。

虽然当时大家都说,儒家功法太过唯心,仁义礼智信什么的,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标准,很有点儿自由心证的味道。

所以,忽必烈成了当代儒家大宗师。

所以,后世的儒家子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根据统治者的需要,很随意的解释儒家经典,使之符合自己或统治者的需求。

这也是儒家为何能传扬两千多年的根本原因,不是儒家的战斗力真的强于百家,而是儒家在最强的那几家里面是最没节操的,在最没节操的百家之中,又是实力最强大的。

所以,慢慢的儒家就成了唯一拥有统治地位的学说,甚至到了后期,还开始反过来威胁皇权了。

而当时儒家功法被熊岩整理出来之后,季真和陆舟当时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你们儒家可以通过特殊功法,把人们的心灵境界转化为实打实的战斗力,那么我能不能把数学的运算能力转化为战斗力呢?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便有了现在的这本大衍之数,这本功法理论上的效果,应该是数学能力越强,个人实力越高,但是现在还做不到这一步,只能是心算能力越强,个人实力越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