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父原在朝廷任兵部尚书,这次因兵械的事问罪,越家已经抄了。”说到伤心处,楚越泪落如雨,“要说楚家,父亲为官多年,如果要查,怎样都能查出事情来。更何况,真若问罪,人一入刑部大理寺,三木之下,要何口供不得呢?”
两人也没什么主意,赵长卿安慰了楚越半日,只是发生这样的事,岂是安慰便能有用的。楚越对梁青远道,“这个时节,人人都躲着楚家,卿妹妹还能上门来,大哥也算没有看错她。”
赵长卿离开梁家时已是傍晚,她并未回家,反是转路去了欧阳青峰的宅子。
欧阳青峰似乎正在等她,道,“我这就要走了。该教你的武功已经教了,以后多练习,定能精进。这是你的庚帖,阿渝托我还你。”
欧阳青峰将一封大红庚帖推至赵长卿面前,赵长卿泪如雨下,喃喃道,“他是官是民,只要有一条命在,日子都能慢慢过的。”
“斩草定要除根,如今楚家成为被人除根的草,何必再搭进一个你去。”欧阳青峰淡然道,“你就此回家,不必再到处走动。此时,多做多错。”
赵长卿不记得怎么回了家,她只记得凌氏对她哭道,“咱家也不是说就势利眼,你爹代理千户的职已被降下来了。这亲事到底没做成,难道为了楚家,连咱家一家老小都得搭进去吗?你就省省吧,别再管楚家的事了。咱们这样的小门小户,哪里说得上半句话。万一得罪了谁,一家老小还活不活?”
赵长卿实在没力气应付凌氏,她将庚帖取了出来,凌氏见之大喜,拭泪道,“这就好这就好,你总算是明白的。”
赵长卿问,“楚哥哥的庚帖呢?”
楚氏连忙道,“我这就拿去,你还给楚家去吧。”
赵长卿将楚渝的庚帖握在手里,起身道,“我累了,先去休息。”
十一月,朝廷问罪楚家,连同梁青远楚越夫妇都未能幸免。
赵勇由百户贬为总旗。
楚家人到底未能真正到帝都,苏先生道,“当一只壁尾被重物压住了尾巴,必然会断尾求生。楚家越家已经倒了,楚家人死在途中,余下朝中党人才能得到转机。”
赵长卿心如刀绞,脸色煞白,眼睛酸涩,却是半滴泪都流不出来,半晌方道,“总要有个收尸安葬的人才是。”
“就算人死了,尸身也是要运至帝都的。至于如何安葬,要看朝廷的意思。”
赵长卿道,“我知道了。”
第二日,赵长卿去厨下做了些糕点,对凌氏道,“前些天我身上不好,倒劳郑姐姐来看我。我做了些点心,给郑姐姐送一些去,也是我的心意。”
丈夫接连被降,凌氏的气色也不大好,只是打叠起精神过日子罢了,点头道,“也是,让永福送去吧。”
赵长卿写了封帖子令永福连带点心一并送去了。隔日就去了郑家拜访,郑妙颖已定了亲事,只是尚未出嫁。赵长卿穿一身半旧湖蓝衣裙,头上只是简单的两样钗环。
郑妙颖在中庭相迎,赵长卿笑,“这样冷的天,姐姐何必出来,别着了风。”
郑妙颖握住她的手,笑道,“今日天好,并不冷。”
赵长卿去见了郑老太太与郑太太,同郑妙颖去屋里说话,赵长卿低声道,“姐姐,实不相瞒,我来是有事想同郑大人说。若是便宜,能否叫我见一见郑大人?”
郑妙颖一思量便知,问,“可是楚家的事?”
“姐姐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