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大太太点头应了,道,“依咱们四姐儿的脾气,过日子是不愁的。她同我说了,不挑什么特别富贵的家主儿,只要门当户对,人家儿讲理就行。”
凌大舅道,“这话明白。”
“是啊。”凌大太太笑,“这孩子素有主意,她渐渐长大,小女孩儿家,有些自己的心事不为过。难得的是,她想得这样明白,倒比寻常孩子强一些。”
“苏白那孩子你瞧着好,还有一样是我不放心的。苏先生不是边城人,老家是帝都沿子的人,当初一个女人带着个孩子,不知如何摸爬滚打的来得边城。到底不是知根底的人家,四姐儿年纪最小,我如今也看破了,不必闺女嫁什么有大出息的女婿,最好还是给她在近处寻。一则守着咱们,二则,她们姐妹们离得近,以后也是个照应。”
这样一说,凌大舅的心也歇了,笑,“你说得在理,还是我再瞧瞧,咱们四姐儿年纪小,并不急。”
凌大太太笑,“四姐儿的事急什么,倒是卿丫头,若是腾哥儿她娘不抓紧些,不知有多少人得去跟妹妹说媒呢。你不知道今天多少人打听卿丫头。”
凌大舅道,“这已是八月,过几天就是中秋,中秋之后是重阳,重阳之后就过年了。就是有人打听,一时半刻的也成不了。再说,二弟心里肯定自有盘算。待明年阿腾中了秀才,这亲事才好说。”
凌大太太深以为然。
第143章
八月十五的大好日子,边城却出了大事,凌氏同赵老太太道,“说是昨夜火就烧起来了,那样大的风,风助火势,直烧掉了一条街。”
赵长卿是个警醒的人,立刻道,“郑姐姐家就住福字街,就是林太太家住的甘井胡同,也在福字街上。不如着人去打听打听,看可还好?”
凌氏道,“很是。”遂吩咐丫环派了男仆出去打听。
过了大半个时辰,派去的男仆回来禀道,“林太太家没事,林太太说多谢老太太、太太惦记,请老太太、太太放心,有空还过来寻老太太、太太说话。就是郑大人家,火就是从那一片起来的,一连烧掉大半条街,人也烧死了十几口。好在郑家人口平安,只是家都烧了个精光,如今衙门将那一片都围了起来。小人打听了许久,才打听出来郑大人将家下老小都暂且安置到了邻近的客栈里,郑老太太受了惊吓,身上似是不大好。”
“这怎么成,客栈里缺衣少药的,不是常法。”赵长卿道,“若不知道还罢了,如今既知道了,咱家就不该坐视。郑哥哥送郑姐姐远嫁,郑大人素有清名,陛下还嘉奖过他。不如我去瞧瞧,接了郑老太太、郑太太来咱们家住着。”
凌氏素来是个心性简单的,郑家是御史之家,郑大人还是进士出身。凌氏因自己是个小书香之家出身,对进士之类格外会念书的人尤其尊重,便道,“这话很是。你先去瞧瞧,我这就着人收拾屋子。把阿宁挪出来叫他去我那边耳房去睡,这样离苏先生近,养病也便宜。”
赵长卿换了衣裳,叫着苏先生一道匆匆去了。在车上同苏先生道,“不知道是不是郑大人得罪了谁呢。”
苏先生道,“不论得罪的是谁,这种点火烧掉一条街的事也过了。”
赵长卿叹了口气,苏先生道,“世间披着人皮不干人事的人多了去,现在就叹气,以后有的是叹气的时候。”
赵长卿道,“我是觉着,人若是好起来,完全能想像出来这人什么样。一个人若是坏起来,真是再想不出能做出什么事。”
“自来坏人比好人易做。”苏先生感慨。
是啊,自来坏人比好人易做。
只是,我来这世间一遭,怎能不珍惜善待自己的生命时光。
师徒两个忽而心生灵犀,不禁相视一笑。
大半个时辰才到了郑家栖身的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