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人笑着介绍,“这是监察司林大人。”又给林随介绍,一位是闺女,一位是侄女。
二人微身一礼,林大人的眼神只在她们身上轻轻一掠既过,颌首而已。郑大人笑问,“怎么这身打扮,你们这是要出门?”两人连带丫环都是做男人装束,郑大人只是嫉恶如仇了些,并不通情理之人,不然也不能允许女儿和离。而且,郑大人颇是后悔年轻时脑筋一热给闺女指腹为婚,如今格外对女儿偏爱些。
郑妙颖笑,“卿妹妹请我去西山烹茶,这就要走了。”
郑大人笑,“那就去吧,落英泉的水味儿还是晨间最好。”
两人先送了郑大人林大人进门,方一道上车,去与苏先生汇合。郑妙颖还是头一遭见到林随,道,“早先我就听人说监察司司长林大人极是俊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赵长卿笑,“先生说林大人还是不及承恩侯宋侯爷年轻时。”
郑妙颖对宋家还是有些熟悉的,笑,“我以前也听祖母说过,宋叔叔年轻时在帝都被称玉人,他一出门,非但许多大胆的女娘要偷看他,便是许多年轻男子也会悄悄学他穿衣打扮。”
赵长卿听得直乐,郑妙颖道,“你记不记得,宋叔叔的长子还去过边城?”
赵长卿道,“我只听说过,并未见过宋公子。”
“你没见过也无妨,我初见宋家哥哥时,觉着他很有些英武,说俊美就有些言过其实,后来方知他相貌与宋叔叔并不像。”郑妙颖叹道,“说来,宋家两位公子离家远走,已经几年没音讯了。”
赵长卿不由好奇,“宋家乃皇后的娘家,侯府门第,怎么家中公子还会离家?”
郑妙颖叹,“这就不清楚了。谁知道呢,一家有一家的难处吧。”
“这也是。”赵长卿便不再提这些事,笑,“今天去吃的这一家,听说是帝都极有名的粥铺。”
郑妙颖笑,“又是先生介绍的铺子?”
赵长卿笑,“是啊,牛已经吹下了,想来是真正好吃。”苏先生对帝都颇多了解,只是有些正经的帝都风味儿,赵长卿这自幼在西北长大的实在吃不惯。
郑妙颖直笑,“你与苏先生是真正投缘。”这两人,说是师生,又似好友,更仿佛母女,着实令人欣羡。
赵长卿亦不讳言,“能遇着先生,是我此生幸事。”
两人说笑着便到了苏先生说的地方,生意实在好,苏先生早一步过来占位子,苏先生笑,“才排上位子,坐。”苏先生本就是洒脱之人,何况这铺子生意好,并无多少空余座位,便让丫环们一并坐了。
郑妙颖笑,“很久没这样出来吃过早点了。”
苏先生笑,“所以才叫你们另换了衣裳,这儿的东西也可买回去吃,只是到底没现吃的味儿好,正好去西山也顺道。”
大家便商量着吃什么,铺子里有蒸包子、煎馄饨、还有各式烧饼,外头还有炸油饼、炸麻花的摊子,当然名子叫粥铺,自然少不了各式粥品。赵长卿见别的桌上粥都是盛在小小的薄铫子里,再分至碗里品尝。
苏先生要的是甜浆粥,配一套螺丝烧饼。赵长卿不喜欢吃甜的,要的普通白粥,佐之以笋尖儿火腿豆腐等小菜。郑妙颖点的是红枣胡桃莲子粥,另外煎馄饨、松针包子也点了两笼,余者丫环愿意吃什么,都随她们点去。
一时粥点呈上,赵长卿见这粥上一层浅浅米油皮,搅开来,稠稠糊糊的,米粒却是粒粒分明,稻香味儿扑鼻,赵长卿不禁赞道,“真是好粥。这回的馆子好。”
苏先生笑,“上次的也好,是你这家伙没口福。”
郑妙颖眼睛落在蒸屉里的馄饨上头,笑道,“这煎馄饨竟是先煎后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