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外务?”黄巧珍提着心问道。
“就是跟外头,像官府这些,打交道。”邹旺稳着心绪,可声调无论如何稳不住。
“那咱能行?咱……”
“娘,俺大肯定行,俺大厉害得很。”汪大盛打断了他娘的话。
“那咱那铺子?”邹老娘紧拧着眉头。
“就是铺子的事儿,得好好商量商量。
出了正月,我这一去,只怕就得一两个月,说不定要两三个月,你跟巧珍都不识字,没法看铺子。
好在大盛识字,也念了三四个月的书了,至少识的字儿足够了,得让大盛去看着铺子。”邹旺笑道。
“大盛刚开始进学堂念书!”邹老娘不赞同。
“我想着,从明天起,大盛白天跟着我看铺子,请先生每天晚上到咱家来,单给大盛上半个时辰的课。
这小半个月,铺子里的事,大盛得能上手。
等我走了也这样,大盛白天看铺子,晚上,就在咱家,跟先生上课。
大盛念书上一般,走不了念书的路。
我是想着,外务这一摊我要是能接下来,等接稳当了,我就把大盛带上,大盛性子活络,往后指定比我强。”
邹旺转头看向汪大盛,神情严肃。“这外务上,要是想做得好,这书念的太少可不行,至少得念到不管啥文章都能看得懂,念书上,你得用心。”
汪大盛不停的点头。
“请先生到家里,那得多少钱?”黄巧珍脸上带着几丝惊惧。
他们这样的穷家小户,往家里请先生……
“不怕,大当家的说,从我跟在陆先生身边起,一个月给我十两银子。”邹旺用力抿着笑,可这笑,无论如何抿不住。
“十两!”邹老娘一声惊呼。
“大当家的说,我跟在陆先生身边,是习学,只能先给十两。”邹旺不抿了,笑的眼睛细成一条缝。
“那咱这铺子……”黄巧珍觉得心里一团乱,一个月十两银子是多少?她有点儿晕。
“咱这铺子,先让大盛看一阵子,得先看看我能不能接下大当家的给的这活,要是能接下来,就留心个合适的人,把铺子转出去。
我要是真管上这四府一十六县的外务,咱们家再把着这铺子,不合适。再说,咱也顾不上了。
这一阵子,大盛要多辛苦点儿,你记着,一定要好好跟着先生念书,往后要想有出息,想多挣钱,没学问可不行!”邹旺笑看着一脸兴奋的汪大盛。“还有,等小盛过了生,四周五岁,就送进学堂吧。
小盛识字上头比大盛灵性,早点开蒙,看看能不能念出来。
这外务,要是我能接下来,咱家就能供得起读书人了!”
……………………
李桑柔写了两封信,一封递给了汝阴府的邹旺,另一封,送到了淮阳府聂婆子手里。
聂婆子脚底生风的回到家里,不等吃完饭,就说起了那封信的事儿。
“……说是让我先等到那位陆先生,还有汝阴府的邹旺邹大爷,说是陆先生和邹大爷在陈州时,让我跟着,一是有个当地人跟着,凡事便当些,二来,说是让我长长见识。
还一样,说是往后,这四府一十六县的事儿,就是我跟邹大爷搭手做,他对外,我管内,让我跟邹大爷认识认识。
等陆先生和邹大爷办好事儿,离了陈州,我就得启程,先把这四府一十六县的递铺,派送铺子,好好看上一遍,心里有个底儿。
这一个月十两银子,说是从二月一就开始算!”
“那咱家这铺子,大当家的怎么说?”枣花凝神听着,问道。
“说是铺子怎么安排,让我作主。
我想着,这铺子咱得留着,手里做着,心里才有数,有什么新鲜主意,也好先在咱们铺子里试试看。”聂婆子从接了信就开始盘算,这会儿已经胸有成竹。
“咱这铺子,我想着,让枣花过去看着。”聂婆子看着聂大。“枣花念的书多,那学问,至少半个秀才,你识的字还没她念的书多,枣花也比你眼光好见识好。
要是枣花去看铺子,咱这家,还有招财,就得交到你手上,你得在家做饭刷锅看孩子。”
“成!”聂大答应的极其爽快。
“就怕外头人说三道四。”枣花看着聂婆子,有几分担忧。
“管人家说啥呢!只要你不嫌弃我没出息就行。”聂大笑道。
“就是这话儿,人嘴两张皮,啥话都能说,咱忙着挣钱还忙不过来呢,哪有空听闲话儿!”聂婆子摆着下手,以示不必理会。
“那成。”枣花爽快答应。
“你看铺子,把大妮儿带上,大妮儿那笔簪花小楷,写得多好呢。”聂婆子接着道:“咱们把代写信的招牌挂出去,只要在咱们这儿寄,收五个大钱的纸钱就行,不在咱们这儿寄,一封信多收十个大钱,给大妮儿当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