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这名孩童死时年龄太小,生前又备受折磨,实在令人不忍。
哪怕是见惯生死的判官鬼差,都难免生出恻隐之心。同孟婆商议之后,暂时没有将她送入忘川,而是请示过殿上阎罗,先到颜珋这里想一想办法。
听判官道明来意,颜珋沉吟片刻,对他点了点头,让他将孩童带入客栈。
庚辰知晓颜珋可以应付,没有继续拖延,纵身跃起,很快消失在云层之后。
“请坐。”
颜珋将判官让到桌前,翻过扣在桌上的瓷杯,斟了一杯鬼茶送到他的面前。随后又打了个响指,柜台后飞出一只木匣,匣中盛放着各式各样的糖果和点心,孩童也能入口。
“多谢大人。”判官谢过颜珋,先解开孩童手上的锁链,将一枚点心放到她的手里,方才端起瓷杯饮下一口。
从判官的行为来看,他对这个孩童极为照顾。若非恶鬼戾气难消,随时可能暴躁发狂,他未必会用锁链锁着她。
“她到底因何成鬼,还请仔细道来。”颜珋开口道,“若是能帮,我必然会尽力。”
判官再次谢过,饮尽杯中茶,长出一口气,从孩童的生前开始讲起。
“她名叫金莹,六岁时遭遇横祸而死。”判官道。
“等等,她死时六岁?”颜珋诧异道。
从孩童的外表来看,分明只有三四岁。
“是,六岁,地府鬼册有详实记载,绝不会出错。”明白颜珋因何诧异,判官也是面沉似水,沉声道,“她祖父名为金满仓,父亲为金大成,家中世代务农。”
“金大成结婚不久,就和妻子外出打工,两年后生下金莹。工厂里人来人往,工作又忙,两人分身乏术,就将金莹送回家乡,交给留在家中的父母照顾。”
话说到这里,判官稍微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一枚玉环,以黑绳缠绕,侧身挂到孩童的颈上。
原来,在两人说话时,金莹不再吃点心,脸上黑纹愈发密集,出现发狂的征兆。判官不忍将她的手锁住,索性以法器压制,至少能让她保持清醒。
“金大成是独子,金满仓一直想要孙子,金大成和妻子王春却不肯。夫妻两人走出村落,见识到外边的世界,眼界开阔许多,认为儿子女儿并没什么区别。过年回家时,更劝说金满仓,只要聪明孝顺,孙子孙女都一样。”
在金大成和王春的观念里,女儿聪明活泼,懂得体贴人,何必一定要生儿子?
两人外出打工多年,多少也积攒下一些家底,等到将来干不动了,就回乡开个小店,在附近找女婿,将来走动方便,也不用担心女儿被欺负。
夫妻俩想得很好,也无数次做金满仓的工作,希望能说服他,不要因为这件事再催两人。
可惜的是,金满仓表面答应得很好,笑呵呵接过儿子媳妇的孝敬,等到两人外出,立刻就换了一副面孔。
在金莹三岁之前,金满仓惦记着儿子媳妇再生孙子,念着他们给的养老钱,对孙女的态度还算可以。
等道金莹四岁,见儿子媳妇始终不松口,态度越来越坚决,金满仓的态度终于变了。随着他的改变,金莹的祖母,原本就不喜欢儿媳王春,顺带也厌恶孙女的钱凤,态度也是越来越恶劣。
“生死册有载,此女自四岁起,再未吃过一餐饱饭。”
金满仓和钱凤非但不给金莹吃饱,更开始逼她干活。
四岁的孩尚且懵懂,又能做些什么?
奈何两人处处看她不顺眼,行为越来越恶劣,竟像是要生生折磨死她。这样的所做作为,村人都看不过去,没少出面劝说指责。
金满仓人前人后两副面孔,上一刻答应得好好的,下一刻就会翻脸,对金莹的折磨变本加厉。
判官握住金莹的一只手,示意颜珋细看。
漆黑的鬼纹覆盖下,尽是数不清的针眼和纵横交错的伤疤。
“金莹五岁那年,王春遇上事故身亡,金大成也在事故中受伤,右腿截肢,无法继续留在工厂里,只能拿着肇事者的赔偿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