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益立刻出列跪下,默然不语。
卿昱道:“你和太后、诚王勾结,虽然还没有酿成大错,但所有往来证据,朕都是有的。但朕现在不想处罚你,是因为你除了拉帮结派,想要当个只手遮天的权臣之外,你那些人,在自己本职工作上是尽职尽责的。你再怎么争权夺利,几处边疆遭乱,你都尽心尽力保证边疆将士军备,阻拦想向边疆伸出的手。赈灾时候,你也尽力周旋周转,让赈灾物资落到灾民手中时,不至于只剩十一。”
“你于朕不忠,但忠于承,忠于华夏。因此,朕先留着你。”卿昱沉声道,“这次一次性清理掉这么多大臣,虽翰林院有许多能人贤才,但仍需你们这些老臣调教带领。你自己看好时间,自行向朕请辞。你的下一代不可做官,但朕期待你的孙子,能和你一样能干。”
卿昱说完之后,满朝文武满脸不可置信。
纵观历史,哪有这么处罚臣子的?什么“忠于承但不忠于朕”,这不是大罪吗?和谋逆有什么区别?为何皇帝陛下居然要护着汪益?
汪益心里也是十分疑惑。但皇帝当着满朝文武承诺,金口玉言不会更改,他全家老小是保住了。
庆幸之余,他又很后悔。
卿昱将他所做之事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卿昱说他忠于承,无愧于百姓。为此,卿昱不追究他和太后、诚王之事。
这样的皇帝,对他而言,堪称伯乐。若是他没有因为想更进一步而动心,现在可能他不用拉帮结派,也会成为朝廷最有话语权的臣子之一。
因为皇帝信任他的能力。
他不是权臣,但他会成为贤臣,能臣,肱股之臣。百年之后,他会和明君的传说一起,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