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荨想着史书中记载的殿试好像真的是考一天,不过他就考四个小时。
司俊表示支持。
司俊道:“陛下给了许多类型的题,几乎涵盖了所有国策。入场的考生,既然有心报效国家,心里总是有一二想法在胸。若半点想法也无,还需要临时思考,那这人,不要也罢。”
大臣们听后,纷纷觉得有道理。
像他们当年来投奔时,心里肯定也是揣着经过精挑细选的锦囊妙计。这些考生,若心里没点数就匆匆上了考场,那被刷下也是理所当然。
他们被皇帝陛下逼着做计划,心里也渐渐认可,当官的,肯定还是要走一步思个五六步,做到心里有数才成。就跟他们读书习武的时候一样,这一天要完成什么目标,十日要完成什么目标,一月又要完成什么目标,都是事先计划好了的。
轮到朝中庶务的时候也是一样,不能走一步算一步,国家大事,更需要步步斟酌,提前做好计划,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一点点修改,最后再将完成的情况和计划作比较,看比计划中好的是怎么好的,达不到计划又是出了什么问题。
这一点,也和读书习武是一样的。
世间许多事的道理都是想通的。
这些考生若浑浑噩噩,那么的确就算再有才华,也不适合当官。
不过所幸在场考生在听到考试时长之后,虽有露出紧张之色,但并无立刻崩溃之人。
他们仔细看着考生,考生们几乎在阅读所给试卷题目之后,都陷入沉思,有些已经拿着草稿纸在比划,或者钩出试卷题目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试卷和草稿纸都是可以随意涂抹的,这些之后考场会收走。
没有一个考生露出茫然失措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