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以往旧事,裴如玉对太子的母族陆家是没有半点好印象的。
但,裴如玉也没料到,这次陆氏给他挖的坑还真是挖到他的痛处。裴如玉回朝陛见,原是想连任月湾县县令,北疆玉门关外的七品小县令,扔在地上都没有多看一点的微末小官,要说想升迁不容易,这种冷衙门连任,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结果,吏部对他的考评极尽溢美之词,对他三年任期到后给予的意见是:擢升至新伊同知、通判。
意思是升迁到府衙,做同知通判都可以。
这贱招使的,裴如玉在月湾县县令官位虽低,却是正经正印官。同知通判是正六品,却是辅官。何况,裴如玉想升官当初就答应唐安抚使接任知府之位了,如今却来叫他做知府的辅官。
裴如玉当然不愿意,可他愿不愿意关系不大,还得穆宣帝说了算。
穆宣帝召裴如玉陛见,说来,裴如玉称得上是朝中最频繁陛见的县令之一了。穆宣帝问裴如玉的意思,裴如玉道,“为官为事有始有终,臣还是愿意在月湾县多加历练。”
“月湾县还有什么事没做完?”
“井渠只修了三成不到,外城今年也只能建好外西城外南城,想完全做好,起码再要三年光阴。”
穆宣帝问,“县里哪位官员可堪使用?”
这就是让裴如玉荐人了。裴如玉有些失望,他是多么愿意连任月湾知县,裴如玉道,“余县丞虽年纪大了,他在主簿一位蹉跎多年,对月湾的政务非常了解,于差使也很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