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
印象中第一次把单纯可感的东西付诸于现实的人是李煜。感觉也是确实存在的。艺术可以变相传达它而哲学不可,哲学总是用一些词汇解释另一些词汇,翻来覆去,没有一个可以确定下来,但它是螺旋而不是圆,感觉与真实是圆,一小部分互相重叠,但这两个圆无限大,人力所及的只是那叠住的部分。
部分
艺术可以分享但哲学不可。我在嘲笑所有试图传播它的人。苏菲是女人,所以代表理性的哲学只是我的第二属性,女人比男人更具毅力和忍耐力,“战争由男人发动时非常幸运的。如果是女人发动战争,她们会残忍到底,地球上会一人不剩。”在这个所谓真实的世界上,女人与男人最大的不同点,便是不会用所谓智慧聊以自慰,价值是次要的,所得是次要的,在否定掉统统可抛的一切后她直面的最终目的是自我,女人比男人更强烈的想脱离自我因为她们更渴望幸福。男人可以为爱情而死,女人只能为自我而死。eeibliche(永恒女性)这是一个包容无穷镜像的世界,我选择比一切争辩都更有力的表达与探索行为,我选择艺术。
作者在此刻开始陷入困惑,她感到某个人物已经出现了必死性的征兆。这是关于写作极端痛苦的一面,作者更象劳工,为必需的一切辛勤写作,没有任何比较自我的选择。能够控制的,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亲爱的啊,我好久都没看到月光了,怎么回事?她拿着手机。
睡太早可能,这里从没有月光。
也有可能,人品问题。
他如是说。
作者光着脚,站在窗前,月亮是明媚的,她的眼睛也是明媚的,然而,真的没有月光,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
她显然不愿意将月光从心中拿出去,所以她选择顿悟。
小说里,有个极简单的手法,叫做“转折”。
苏菲消失的时候,是那个城市的冬天。
据报道说,那个城市有一千二百万人口,所以,她在或者不在,都毫不起眼。
好吧,对于很少一部分人来说,这确实是件奇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