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 负隅顽抗 (二合一)

历史上夺门之变,张軏两兄弟就是主力之一,并且从龙之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纷纷晋爵为大明勋戚!

同时朱祁玉对于英国公、成国公为首勋戚的削弱打压,意图实在太过于明显,导致整个勋戚集团人人自危,不愿意站在他的阵营之中。

很多时候历史进程看似是偶然事件,实则是一桩桩举动积累的必然,天命如此。

“靖远伯,国子监祭酒领衔京师士子,敲响了午门的登闻鼓,斥责太后牝鸡司晨。要求还政于陛下,释放被关押诏狱的沉忆辰。”

“你说短短一夜之间,怎会形成这般规模,背后定然有推手!”

左都御史王文掌管都察院多年,任职经验丰富无比,一眼就看出来其中猫腻。

听到王文的话语,宁阳侯陈懋冷哼一声开口道:“除了沉忆辰自己还能有谁,我们真实小看了此子,心机手段深不可测!”

“毕竟是大明开国以来,唯一的三元及第,六元魁首,其实浪得虚名?”

右都御史杨善阴鸷的回了一句,他一向认为自己聪明绝顶,苦于口碑不行升职无望,没有在朝堂大展拳脚的机会。

现在他不得不佩服,太后懿旨这种死局,沉忆辰都能在短短时间内找到破局之策,确实其智近乎妖!

“靖远伯,那我们该如何做,难道眼睁睁看着此子翻盘,太上皇回京无望?”

宁阳侯陈懋也下意识朝着王骥问了一句,别看他爵位高了一档,事实上在数次麓川战役中,陈懋都是充当了王骥的副将身份,对于这位大明有史以来文官封爵第一人,可谓是心服口服。

面对众人询问的目光,王骥始终沉默不语。

站在政局的角度上,他现在是与沉忆辰处于对立面,太上皇关系着大明尊严跟正统,必须早日回京。

可站在私人角度上,早在数年之前沉忆辰刚刚入仕为官的时候,靖远伯王骥就对他欣赏有加,觉得此子绝非池中之物,战略眼光领先了朝中儒臣太多,堪称文武全才!

哪怕时至如今,王骥对沉忆辰依旧欣赏大于敌意,这种年轻人如果真的因为太后懿旨问罪送命,绝对是大明的损失!

看着王骥一言不发,身为多年的战友,陈懋大概猜测到了对方的心意。

于是转头望向了张軏说道:“张督宪,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应对?”

张軏性格刚烈,按理说他袭爵无望是太上皇死忠派,沉忆辰绝对的敌人。结果万万没想到,面对陈懋的询问,张軏同样选择了沉默不语。

原因就在于相比较王骥跟陈懋是属于南征军一派的,张軏早年间可是成国公朱勇的部下,跟随他一同北伐鞑虏。单纯的反对沉忆辰没问题,顺太后懿旨要对方的命,张軏日后有何颜面见成国公朱勇?

同为北方边军派系,让张軏感到左右为难。

望着这一众勋戚心生不忍,杨善的脸色愈发阴沉下来,他很清楚要是太后被士子“逼宫”成功后,那么朝中就再无压制住新君的力量。

太上皇不回京复辟,自己这辈子就定死在正二品的右都御史上面!

“诸位爵爷,你们今日有妇人之仁,可曾想过来日陛下不会手下留情?”

“英国公跟成国公两支打压的遭遇,下一个又会是谁?”

杨善的话语直达人心,新君朱祁玉为了保障自己权势,大肆削弱打压传统勋戚贵族,扶植诸如石亨、杨洪等等新贵上位,来确保自己人掌控朝局。

尊贵如英国公、成国公两支都难逃幸免,谁敢保证自己爵位高枕无忧?

政治斗争本就是残酷的,很多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今天要是退了这一步,未来可能就没有翻盘机会。

就在靖远伯众人感同身受的时候,一名太监的出现相当于添了把火,他就是司设监掌印曹吉祥。

“没想到诸位爵位跟大臣俱在此地,倒是省得咱家一顿好找。”

“不知曹公公登门拜访,有失远迎。”

张軏见到曹吉祥后,立马拱手迎了上去,脸上充斥着亲近笑意。

这段时间孙太后与勋戚的联系,基本上都是交给了曹吉祥来办,双方已经非常的熟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