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房子大多数是这样的格局,小叔叔家也一样。
小婶婶和小舅妈都乐的合不拢嘴,现在她们不说什么债务都让大伯、姑爷背的话了。
有时候人就是这么现实。
小婶婶原本是让儿子李炜光去大伯,也就是李爸爸家住的,但现在李爸爸一家搬到小庄山去了,离县城十几分钟车程,还没有公交车,只能骑自行车或者坐马自达,那里太偏,人烟稀少,小婶婶不放心才上初中的大儿子去那里住,正好县城里买了房子,就让李爷爷李奶奶住在县城里,帮着照顾两个儿子,她和小叔叔继续在下面的镇子里看场子。
李爸爸家现在这个老房子正在拆了重建,李拾光早就嫌弃这个老房子里面的茅坑了,上厕所可臭可臭了,还有随时可能掉茅坑的危险,想换个抽水带马桶和浴室的卫生间。
买房造房子在当地都是大事,进房上梁都要吃进屋酒,兄弟姐妹都要请来暖房,各家各户的亲戚都要包红包,这事自然不能瞒着,也没什么好瞒着的。
于是舅舅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了,老王家那个原本分家时分的最少的病秧子的小儿子,跟着他们家姑爷干了两年后,已经在县城里买了大房子了。
九四年已经进入几十年代中期,农村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建两层楼的楼房,但依然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家建不起楼房,砖瓦房在农村还是主流。
但即使再没出息,他们也不会觉得他们比老王家的小儿子王惠根更差,毕竟王惠根那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样子,作为一个大男人,能养活他老婆儿子就不错了,没想到他居然买房了,还是楼房,还是县城里的楼房!
第108章
这样的大事当然在外的兄弟姐妹通通要回来参加。
大多数人还是对小舅舅王惠根买房的事打心眼里表示高兴和恭喜的, 比如大舅舅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