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 赌局,邪君(6k)

诡道之主 不放心油条 3258 字 2022-11-26

最后没想到,却是凡人之身,将一道看做规律、真理,来将其强行肢解分化。

神王收手,不尽全力,不演化己身之道,棋局必输,他绝无可能赢过一个开创大衍初章的人。

这种人来下棋,本身就是开挂。

不收手,便会被一介凡人做局,当着他的面,强行吸纳他的道,夺走一部分道。

这个表面上的棋局的输赢,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他从一开始,神王应下赌约,就已经赢了。

区别只是赢一次,还是赢两次。

神王也知道这一点,可实质上的对抗,到了这里,已经没法收手了,他敢退一步,对面就敢进十步。

他的神魂开始壮大,越来越强,棋局从下风,开始扭转,一点一点的追回来前半局的差距。

而这个时候,因为神魂拖后腿,而被限制的大衍初章,也终于进入到了新的境界。

至此,便再无悬念。

最后一子落下,赢了一子。

而在棋局结束的瞬间,他也将夺走了一部分道,化作人族的炼神之道,压根没给神王掀桌子赖账的机会。

这个时候,落败的神王,脸都不要了,直接开启了真正的道与道的碰撞和对抗。

结果更没有什么悬念了,神王败走。

人族炼气之余,多了一条炼神的道。

大衍初章,这个最初压根连修行法门都算不上的东西,多了磨练神魂的功效。

只是这法门效果一般,入门太难,进阶太难,后来也一直没什么人修到高境界。

能修到第四个境界,就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

眼看画面到了最后,他其实炼气实力也才八阶,炼神也才九阶。

强行算计神王,当面夺道,几乎耗尽了所有心力、气血、潜力,这便是代价。

他生机暗淡,即将陨落。

可最后时刻,他还在推演着什么。

余子清便忍不住开口问道。

“前辈,你叫什么名字?”

他仿佛听到了这句来自后世的问候,他抬起头,已经变得浑浊暗淡的眼睛,望向前方,露出一丝微笑。

“只要还有一个人知道我的名字,便再也不会被人夺走炼神之道。

你们记住,我的真名,叫始。”

一句话落下,他便含笑闭上了眼睛,他最后的推演完成了。

所有的画面消散,余子清回到了山洞里。

这一次,变化终于出现了。

余子清脑海中关于始最后一句话的记忆,在未知力量的作用下,开始慢慢的变得模糊。

余子清直接露出饿鬼之相,地祇之源微微一震。

余子清周遭,骤然化作无垠虚空。

地祇之道、饿鬼之道、炼体之道同时浮现。

他又看到了那个假发白水蛋,站在悬崖边,遥望着他。

只是对视一眼,余子清脑海中相关记忆,便变得愈发模糊,余子清呲牙一笑。

“跟我玩这套?”

余子清伸出一只手,指甲变得锐利,直接在自己的血肉之上刻下几个字。

“炼神之初,在始。”

霎时之间,一颗充斥着不祥气息的流星,落入饿鬼之道。

直接以最彻底的方式,将这个名字,刻入到饿鬼之道。

霎时之间,余子清脑海中模糊的记忆,骤然清晰了起来,再也忘不掉始的名字。

阴冷恶毒,满腔怨念,没有脸,余子清也能清晰的感觉到了。

那一瞬间,余子清自己的修行,似乎都变得更加稳固了起来。

因为他虽然是修饿鬼道,可表面上依然是借的炼神的壳。

如今,他直接以最决绝的方法,将始之名,直接刻入饿鬼道,化作了永恒的锚点。

而饿鬼之道,乃是公道,余子清从未想过私占了,便是余子清死了,饿鬼道也依然会存在。

假发白水蛋没有再做什么,他再做也只是再次被三条大道不讲武德的殴打。

除非他有机会直接降临,物理来殴打余子清,否则,他只能干瞪眼。

周围的一切,恢复了平静,也恢复了原样。

余子清睁开眼睛,看着石壁上的记载,将其全部拓印了下来。

始早就想到了,有人会不甘心,还想要夺回去,最后还是留下了后手。

以其真名为锚点,将炼神之道钉死。

只要还有人记得他,就有了锚定的地方。

这已经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了。

毕竟,正常情况,这炼神修士一直都有,按理说这个东西就像是常识一样的东西。

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之后,炼神修士的确还有很多。

可现在已经无人知道炼神之初,始于哪里。

这无数年来,可能已经有人在不断的渗透,一点一点的抹去这个痕迹。

这家伙也挺厉害的,能抹除到这种地步,连琅琊院都没有记载。

锚点之所以还没彻底丢掉,可能就是因为,曾经的顶尖强者,还有人没死,还有人记得。

仅仅余子清知道的,巨佬可能记得,落歌天君可能也记得,但这俩都是不确定的。

余子清唯一可以确定的,邪君肯定记得,邪君也没死。

当年邪君也算是有为青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只是后来怎么变成这损样了?

以后有机会再说吧,反正现在让这家伙,老实待在巨佬那吧。

拓印下来石壁上的记载之后,余子清将其收藏好,这个地方以后还得好好保护起来。

现在他知道了,为什么死囚经历过仪法之后,还能记得这里。

跟这个地方有关,也跟大衍初章有关。

也明白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死囚的家族,一个大乾西北边境的小家族,附近物产也不算丰富。

为什么白水蛋会注意到这个家族,还想方设法的拿走了那本有真意在的大衍初章。

后来他们没了什么动作,估计也是因为看了那本真意典籍之后,觉得没什么鸟用,就不在意了。

实际上,他们要是只看复制品,没有真意的原文,说不定还能发现点问题。

那本有错误真意的,反而看不出来问题了。

余子清琢磨着,有没有可能,那本错误真意的典籍,最初就是专门弄错的,为了糊弄人。

真意错,可文字记载是对的。

这不就是在无形之中,做出筛选么。

能看出真意是错的人,做出怀疑的人,才能真正的理解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