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朱常洛自然不会挑三拣四的觉得哪家的门阅如何如何。
反正,天下门阅,最高不过皇家。
谁能比得上皇家呢?
所以,根本就没必要厚此薄彼,使得下面的臣子们因为此事心生嫌隙。
既然都送来了,不收,那岂不是显得自己小气了?
于是,朱常洛又是一道恩旨下去,褒奖了这些送家中子弟到幼稚园陪皇太孙读书的忠心。
一番阳光普照之下,所有人都倍感光荣,以为自己已经成了皇太子殿下眼中的忠正之臣。
解决了此事之后,朱常洛也按照自己的标准给这个幼稚园制定了作息时间。
在朱常洛的标准之中,这个幼稚园的就是用来玩的,同时也教一些生活常识之列的小知识。
而教这些生活小知识的人,则都是从西山三院之中选拔出来的年轻学员。
这些人不同老夫子们,他们朝气蓬勃,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触能力比那些读惯了圣贤书的老夫子要强得多。
让他们来启蒙小朱由校的知识观,是很有必要的!
毕竟,小朱由校将来可能是要做大明君主的人,他岂能之偏听儒家之言?
在朱常洛的教育意识中,朱常洛是非常推崇汉宣帝的理念的。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朱常洛非常认同这句话。
天子之学,必须要像杂家和法家一样。
天子不需要写一手的锦绣文章,也不需要学的满身仁义道德。
天子是要做全天下人的天子,自然要了解全天下的学问。
儒可学,儒可用,儒亦可崇。
但,儒不能
是天子之学的全部!
天子之学要像大海一样,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不能拘泥于四书五经的道德典范之中。
若是,被四书五经给框住了。
那天子就不在是天子了,而是一尊儒家木偶!
这样的木偶皇帝,朱常洛自己不会做,也绝不允许他的后代做。
所以,朱常洛一定要掰正皇家教育的基础,使得以后的皇家教育都奔着「王霸道杂之」的方向而前进。
也不能再出现崇古复古的腐朽之人,站在天子的高位之上。
因为,这不仅是对他一个人伤害,更是对整个国家,更加民族未来的伤害!
所以,必须要慎重,要谨慎,要加以匡正!
只有如此,朱常洛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大明帝统的延续之中不在出现偏听偏信的庸庸之君。
不过,为了安抚老夫子的人心,朱常洛也下令选拔了几位翰林学士进到了幼稚园中担任儒学启蒙老师,让他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和古诗文等,初级开蒙内容。
毕竟,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姿态!
现在的天下还是以儒学为尊的天下,若是皇家的教育之中缺位了儒家,那可是了不得的政治大地震。
所以,儒家也必须占据一席。
而且,这一席还必须给一个好听的名字和相对尊崇的地位。
毕竟,中华文化不管发展到了什么地步,儒家的那一套始终都是中华文化的魂和心。
若是,仅仅就以为后世的百年屈辱,就像是傻叉一样贬儒倒孔,那才是自居坟墓的傻叉行为。
所以,也必须相对的表示对儒家的尊重,才能保证大明的向心力不会被破坏。
不然的话,一个连自己的魂和心都不要的民族,还要谈复兴,谈进步,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安排完了这一切后,朱常洛也终于移驾天津卫了。
陈振龙也终于快要到了天津卫的港口了。
一想到一去三年多的陈振龙回来了,朱常洛真的是百感交集。
在古代想要和外面的世界做一次交流实在是太难了。
不过,再一想到陈振龙即将搬回来的泰西经典和泰西文艺复兴时期的著作,以及一些被陈振龙带回来的泰西学士,朱常洛的心情就忍不住激动起来。
如果,这一趟真的成功了,那么从迷信的角度讲,朱常洛至少掠夺了泰西一半气运!
有了这一半科技气运在大明身上,再加上自己未卜先知的领航能力,大明何愁不能在往后的几百年里继续成为天下第一?
所以,此时此刻朱常洛的激动心情,比当初陈振龙从东洲带回土豆和橡胶都要激动!
在来到天津卫的这趟行程中,朱常洛也没闲着。
毕竟,现在的天津卫已经单纯只是大运河终点位置的一个大型中转站了,它现在也成了京师产业的重要补充部分。
大明钢铁厂也在此地如火如荼的建设着,天津卫造船厂也热火朝天的制造着木质海船之后的辉煌。
天津卫军校也在训练着大明将来的海军种子。
所以,这里也是一片朝气蓬勃之地,与西山皇庄的所在一比也是不遑多让的。
「殿下,前面就是造船厂了。」
萧如薰小心的陪同着朱常洛参观起了天津卫造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