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页

而现在,他们有了朝近地轨道一次性投送千吨货物的能力。

这是什么概念呢?

众所周知,目前的轨道空间站,都采用模块化设计,把一个空间站拆成好几段,甚至十几段,分批次打上太空,然后由宇航员负责对接,组装,调试。

分批次发射空间站,是因为技术先进吗?

当然不是,漂在太空中的大型物体,自然是整体性越强,刚性越强越好,分段打上去,然后再太空组装,不仅繁琐费力,最终结构刚性也远远不如整体发射,只不过整体发射需要火箭的超大承载能力,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火箭能够做到罢了。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有四种能够将百吨质量送上近地轨道的火箭,分别是北美的土星五号,sls,前苏联的能源号,以及华夏的长征九号。

至于马斯克的重型猎鹰,它比前四种火箭要小一点,只能承载八十吨重量,但发射费用低廉,仅需要一亿美元左右,四大百吨级火箭的成本则全都在十亿美元以上,sls甚至达到了二十亿。

航天领域是典型的超级竞赛,必须有钱有人才能玩得起。

想当年,前苏联在鼎盛时期,推出了能够抗衡土星五号火箭的能源号,也曾风光一时。

到今天,北美已经废弃土星五号,推出百吨级sls,和近百吨的重型猎鹰,那么毛子呢?

毛子现在手里拿着能源号的图纸,却无论如何也造不出来了,发展新的型号更是痴人梦。

真正的玩家只有北美和华夏,北美在重型火箭基础上,推出千吨级超级火箭,即便高原很不服气,也不得不承认,在太空探索领域,华夏落后还是很明显的。

数据收集完毕,高原最后又看了一眼那长达227米的庞然大物,便驾驶幻影号返回天空之城,一头钻进了实验室里。

高原是个明白人,超级火箭再牛逼,那也是别人的东西,羡慕不来,更不能因此自乱阵脚。

现在高原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尽快解决可控聚变的问题。

……

时间又过了几天,忽然有一日,曹非鱼一脸忧郁的走进高原办公室,很认真的道:“我们有大麻烦了,你看,这是最新一期纽约时报,他们在头版大篇幅报道了卡纳维拉尔角超级火箭的事情,并且言之凿凿,要在六月一日尝试发射,而全世界都知道,每逢一号和十五号,是咱们直播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