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吐蕃对大周有企图。是先怂恿突厥、柔然、高车作乱,再打算趁乱出手, 对付大周。
如今, 吐蕃突然侵犯大周,必定另有目的。
晏大郎冷静地说道:“吐蕃那边, 新继位的赞普十年前曾经领兵与大周打过仗。或许是心里记恨大周, 故而一上位, 便对大周出手。”
晏道书摇头:“能爬到那个位置的人, 都不是头脑简单之人。无论如何,得防着安北都护府、安西都护府与单于都护府那边有人伺机作乱。”
晏大郎沉默了一下,他目光深邃地盯着地图。
忽然想到一件事,晏大郎告诉晏道书:“阿耶,若是林邑国与吐蕃联手,借道吐蕃从海上攻打大周……”
晏道书惊讶,他沉着脸点头:“的确有这个可能。不得不防。”
晏二郎与晏三郎两人吵嘴了一会儿,见晏道书与晏大郎都不理他们。两人来到了晏道书与晏大郎的身旁。
晏二郎出声说道:“阿耶,让我上战场吧!”
晏三郎开口言道:“阿耶,我也想上战场!”
晏道书看了眼他们,对他们说道:“你们都想上战场?”
晏二郎与晏三郎兴奋地点头,两人目光炽热地望着晏道书。
晏道书指着地图,缓缓说道:“吐蕃这次进犯大周,除了守住西部之外。大周还要防止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有人作乱。并且,要防备林邑国与吐蕃联手,从海上攻打大周。三郎,你去单于都护府,与庆王一起镇守当地。二郎,你到崖州那边守着。朕会安排一万卫军给二郎带去崖州。”
晏二郎高兴地回应道:“遵旨!”
晏三郎有些失落地说道:“阿耶,若是单于都护府没有发生异样,那我岂不是不能上战场?”
晏大郎开口言道:“难道三郎希望单于都护府出现叛乱吗?”
晏三郎连忙改口说道:“我并非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想上战场。”
晏三郎也不希望有战乱。只是如今吐蕃进犯大周,他想上战场,为国效力。
晏道书告诉晏三郎:“朕知道你的想法。但是朕这么安排,另有目的。”
晏三郎问道:“有何目的?”
晏道书摇头,没有解释。
晏三郎一脸不解地望着晏道书,又看了眼晏大郎。
晏大郎若有所思,没有说话。
晏三郎只好离开。
等晏三郎与晏二郎离开之后,晏大郎开口问道:“阿耶是想让三郎去看看大伯父吗?”
晏道书点头:“嗯。”
晏大郎问下去:“阿耶不放心大伯父?”
晏道书告诉晏大郎:“除了防备敌国,还要防备内乱。若是吐蕃与某位亲王联手作乱,内忧外患,到时候毫无防备,只怕难以抵挡。”
晏道书让晏三郎去单于都护府那边,这是对庆王的一种警告。
无论庆王有没有作乱的心思,晏三郎的到来,都对庆王起了警告作用。
身在这个位置,晏道书要考虑的先是江山稳定,其次才是身边的亲人与感情。
晏大郎默默点头。他能理解晏道书考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