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篇 高堂议事

合纵大奉边陲,十几座小国。

张济淇冷笑道:“你以为你是巧舌如簧的纵横家?退一万步来讲,即便你游说本事很大,但想要逐一合纵那些边陲小国,也需要巨量的精力和时间。与其这样,还不如以战养战,用杀伐攻掠的手段来扩大领土和兵力。”

“你这是不仁道的。我绝对不会同意。”瑰流面无表情。

张济淇仿佛听见了个天大的笑话,捧腹大笑,“好一个君子死而冠不免,你就在仁义道德中溺死吧。”

瑰流以手叩桌,冷冷道:“没错,你说的没错,但是我宁愿君子死而冠不免。我身边的那个小丫头,看见了吧?他娘早早去世,他爹是守城士兵,被攻城的叛军所杀。那么小的孩子,就失去了双亲,颠沛流离。今天在这间议事堂,如果真的通过了你张济淇以战养战的主张,后续真的用攻伐的手段强行占据十几座小国,会有多少孩子像小丫头一样失去爹娘?又会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请帝师回答我的问题。”

“不知。”张济淇平静道:“我只知道,如果想要收复河山,眼前这是最好的办法。而你满口的仁义道德和礼乐规矩,只能感动你自己,却救不了任何人。”

瑰流针锋相对,“用错误的手段,去达成正确的事,也配称最好?”

张济淇眯眼道:“用正确的手段,做了一件错误的事,难道就是最好了?”

皇帝惴惴不安,因为他猜出来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果不其然,两道目光同时看向他,却都不说话。

是以王道取之,还是以霸道取之,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这位江山主人手里。

瑰流看着他,开始施压,“八王之乱以来,想必你已经看过很多百姓的凄苦模样。如果还是决定用杀伐之道,就和那些到处烧杀抢掠的叛军没有区别了。我相信陛下,应该想要仁厚千古,而不是浊名万世。”

女子不管那位坐立不安的皇帝,微笑道:“对了,我突然想起来了,一向以王道驰之的大靖王朝,几十年前好像主动发兵灭了南诏啊。说什么攻其民,爱其国,攻之可矣,不还是死了很多无辜的人?”

瑰流沉默良久,轻声道:“我爹确有过错。如果换作我,我不会这么做。”

“你只是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小娃娃,尚未登基继位,我不和你计较。”张济淇显然不愿再争辩此事,斜眼看向皇帝,“这件事就听他的,我倒要看看究竟怎么合纵。此事翻页,说下一件事。”

皇帝暗暗松了口气,俯身又抱了一卷卷朱红之笔批阅的文书。

“这是二十四座城池用于民生、养兵等方面的开支,我都派人逐一调查过,的确没有任何枉用之处。但即便是真的有所需求,我也只能以最低限度批准。”

皇帝又从脚下抱来一堆没有朱砂批阅的文书,扶住额头,愁眉苦脸。

“这些是近日以来八州各地呈递上来的文书,简明言之,还是缺钱,希望朝廷拨款。战争打了已有半年之久,江山打没了,百姓打没了,富饶之地也打没了,还哪有钱?不怕诸位笑话,朕现在一日三餐都只是清汤寡淡。一会儿朕可以带诸位走一趟国库,看看里面是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还是空荡荡的,除了老鼠以外什么都没有。”

“难怪我一路走来,发现大多商贩连一块碎都换不开,甚至有些连铜板都没几个,裤兜里空荡荡的叮当响。”

瑰流顿了顿,想起来时路上的一件事,笑道:“往沂城来的时候,我路过一个买烧饼的路边摊,没问价钱就要了一张烧饼。毕竟一张烧饼才几个铜板?可你们猜怎么着,他竟管我要半贯钱,还说在大奉就是这规矩。我一听就明白了,他这是欺负我是个人生地不熟的外乡人。当然我也没和他计较,毕逃避战乱,活着不容易,就给了他一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