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

“哎呀,碗回来再洗好了。女佬就是麻烦。”

“孩他爹,要不你搬个板凳去抢位置吧,头三排啊,不是头三排晚饭没的吃。”

“……”

最近余山镇的中午,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

镇上的居民有集市、有作坊,与附近的商埠也有贸易来往,相对以耕作为生的乡下村民来讲,日子要好过一些。每天一个铜板对他们来讲的确就是指缝里漏一个的事儿,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一个铜板就听这么好听的故事,打发一个下午无聊的时光,那真是合算死了。

所以有些宽裕的人家,现在是拖家带口来看,以坐前三排为荣。

居民们不知道何元菱的名字,现在都叫她“说书小娘子”。

反正这位“说书小娘子”每天收满一百个铜板,就会多讲一段,若给多了,满了一百五十个铜板,“说书小娘子”又会额外奉送一小段。要想出最少的钱,听最多的书,那就要更多的人出钱才好。

大人们不好意思检举别人,就暗中撺掇孩子出面。几个大孩子十分精明,他们死盯着每一个来听故事的人。谁想蹭听,那几乎是不

可能的。

从一开始的讲一段免费的,然后才开始喝水收钱,到后来,根本不需要讲免费的。

茶棚前的空地上,已经约定俗成地放了一张椅子。何元菱往那儿一落座,何元葵就带着几个最积极的毛孩子开始收钱。

给钱才能近前,没钱的,就只能站得远远的。至于听得到听不到,全看风向。风向恰好了,刮几句进耳朵,就算是赚到;风向不顺路,那就只能听听春风的声响,闻闻春风的味道了。

数日下来,一吊钱就已经集满了。

按这个速度,一本《西游记》讲完,何家搞不好可以在余山镇的哪个边角落里买间小房子,或者给家里换一台新的织布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