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壬诚挚地建议。
赵元邑笑得几乎快要停不下来了。德妃禁足的这段日子里,赵元壬得了他的叮嘱,确实时不时地在太后跟前嘀咕,说德妃如何如何不好,总之就是一肚子的不乐意。
赵元壬很少讨厌别人,如今他这般不喜欢德妃,太后听了难免会对德妃更不喜。方才他那话说的也不错,如今现在德妃过去,还未必会讨太后喜欢呢。
眼看德妃已经气得快要冒烟了,赵元邑赶紧拖着赵元壬离开了。
“德妃娘娘,您别听十四哥的,只管去好了,我们就先走了。”赵元邑朝着后头喊的一句话,于是便快步离开了。
赵元齐也赶紧跟在他们后面。
其实他本来不想走的,还想留下来跟德妃说上两句。上回的事情他们到现在还记着呢,虽然德妃也得到了报应,可谁叫他们记仇记得狠呢,反正就是不大喜欢德妃。
那三个人离开之后,德妃站在那儿半天都没有平复下来。
慧心连忙上前安抚,这青天白日的又是在路上,谁也不知道这回会突然冒出个什么人来,所以慧心便是再气不过也不敢说那三个小殿下的坏话。
德妃亦然。
她再生气,也知道不能再犯错了。好不容易将贤妃都斗了下去,可不能再把自己给赔进去了。德妃运了几次气,重新挂上一张笑脸:“好了,咱们赶紧去长乐宫吧,太后娘娘还在等着。”
德妃是从未将赵元壬的话放在心上,可是叫她感觉难堪的是,太后见到他之后确实挺不高兴的。
德妃本来是过来献殷勤的,如今看到太后这张脸,却怎么都提不起什么兴致了。
她就真的这么招人厌?
还真是……太后看到德妃,便知道她这禁足已经满了,这三个月里头德妃隔三差五地就叫人送佛经过来。其实太后这里头的佛经都不知道有多少,每回宫妃一犯错就给她送佛经过来,佛龛上压了一摞接一摞,摆都摆不来,可外头还是总有人源源不断的送过来。
太后能怎么办?总不能让她们不送吧?
如今德妃出来了,太后对她也不冷不热的,寒暄没有寒暄几句,都用在敲打上面了,让她管好娘家的人往后,若是遇到小皇子,务必礼让几分,不可再叫他们受委屈。
不管上回是十四受了委屈,还是十七受了委屈,这被委屈的都是她的亲孙子,太后如今对这三个都挺上心的,德妃娘家人犯了错,跟德妃犯错也没有什么差别了。
太后甚至还说:
“往后就别往十三他们跟前凑了,人家孩子受了委屈,见着你,难免会想起那些不愉快的事儿。”
德妃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叫人不愉快了,她也没想到太后对自己的态度变得这么差,却也只能回道:“妾身谨记母后教诲。”
“嘴上说的好听,得真记下了才行。”
德妃还不得不赔着笑脸:“母后,妾身记下了。”
“记下就好了,行了哀家也不多留你了,你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