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在这日复一日的陪伴当中,两个人的心都不约而同的偏向了赵元邑身上,也不知何时,立赵元邑被储君便成了这帝后二人的共识。虽没有对朝臣说,可彼此之间却心照不宣。尤其是这两年,皇上和皇后明里暗里做出了不少事情不过就是为了给赵元邑铺路,让他往后在储君的位置上能坐得更稳当一些。
赵元邑是他们放在心里的宝贝儿子,剩下那几个不省心的便可有可无了,且因为赵元晔两人这几年动作不断,皇上也烦了。他许诺道:“待朕立十七为太子之后,若老三他们再敢耍什么花招,朕绝不会轻饶了他们。”
还有德妃,这也是个刺头,可惜这两年皇上一直没有找到德妃的把柄,如若不然也不会让她过得这般舒坦。德妃虽是女眷,可是做事儿却细致得很轻易不会给人留下把柄。不过,这两天皇上心里总是有种感觉,好像总觉得德妃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闹出一桩大事儿来。这感觉没来由的,可皇上却对此深信不疑。为此,皇上还可以多拍了两个人去德妃跟前,紧紧地盯着她,一有异动立马上报。
皇上是真觉德妃会闹出事来。
赵元邑那边,待他去了未央宫,少不得又是一场热闹。太后还让人叫来了赵元齐跟赵元壬兄弟俩。他们俩长赵元邑两岁,上回太后还听皇上说,今年年底待他们成亲便要将他们赶出宫去,免得在跟前看着碍眼。太后知道皇上既然说出这样的话那肯定是早有打算的了。
出宫是必然的事儿了,这么大的年纪,总不能一直赖在宫里头吧?可突然得知他们年底就要离开,太后心里难免还是会舍不得的。尤其是这两个人如今身上已经有了差事,往后便得在外头奔波,一天到晚也见不到几回面了,太后便想着赶在他们领职之前,好好地在瞧瞧他们。
长乐宫里头热闹了好几天,等赵元邑他们上了值职之后,才终于冷清了下来。
太后一时半会儿还接受不了这样的冷静,平日里总有那几个小子在她跟前嬉笑打闹,如今一下子说走就走了,虽说她宫里还剩下个赵元祚,可是赵元祚这些年性子越发孤僻了,不大喜欢说话,太后也并不时常将他叫到跟前来。这相处的时间少了祖孙情分也就不一样。
为了叫太后高兴,底下的几个宫妃少不得要把跟前的小公主们抱去供太后逗乐。那一群小公主里头,只康宁独占鳌头,最叫太后喜欢,余下的看着虽眼热却也没有什么办法。
正式去工部的这日,赵元邑一大早就出了宫门去了工部。他去的时间还算早,不过工部一干人等知道十七皇子今日入职,所以底下的人早早的就过来了,生怕怠慢了赵元邑。
等赵元邑一进工部,便有许多人上前,或是寒暄、或是恭维,里头还有不少是赵元邑的熟面孔。毕竟他常来工部,对于这里头的不少人都是认得的。
新官上任,总免不了交接,赵元邑将自己的事儿交接好了之后,才终于安安静静地坐在了自己办事儿的差房之中。赵元邑挥退了那些想要窥探奉承的人,自己坐上了侍郎的位子上,颇为新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被赵元邑挥退的人,如今也在外头三五成群地说着话。
有人眼尖儿,看到了一些别人没有注意的东西:“方才十七皇子过来的时候,身后竟然还跟着猫呢。”
到底还是个孩子,哪怕做了侍郎,也舍不得自己的爱宠。
只是这话才起了个头就立马被人呵斥回去了:
“我看你真是放肆,十七皇子也是你能编排的吗?别说一只猫了,就是殿下带上十只百只,只要他愿意,那咱们工部也得供着。”
系统听到有人在背后说它的闲话,远远地回过神,瞪了他们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