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季秋阳不敢反驳了,毕竟怀孕生孩子这事儿是女人,受罪的也是女人,她不想生他的确没有好的借口去逼迫她。

更何况万一逼急了直接不要他了怎么办。没儿子可以从大哥那过继一个,媳妇没了就真的没了,季秋阳哪怕再古板遇上姜靖怡后也看的清楚,比起儿子他更想要娘子。

姜靖怡说出来后有人和她样尴尬了,自己反倒好了许多,“你且好好读书,我还想当个官太太呢。”

提起读书的事儿季秋阳脸上隐隐带了笑意,“好,会的。”

姜靖怡也相信他,反派儿子都能考上状元,作为遗传基因的反派爹肯定也差不到哪去。

晚上的时候季秋阳果然没再碰她,倒是姜靖怡食髓知味有些心痒难耐,但瞧着季秋阳一脸君子的样子最后忍住了,特么的要是有套就好了。

可惜没有。

季秋阳在家歇了一日便往书院读书去了,姜靖怡让人将铜锅子拉回来,又去定制了木炭,便开始着手冬季菜单的研究,另外火锅的汤底也得研究着熬制出来。

火锅的历史很久远,但是古代的火锅主要就是涮菜煮肉远没有后世那么多的种类和口味。

姜靖怡既然要做自然要做的特别,起码能吸引住人的口味。

如今她只是在县里开铺子,所以她并不打算上太多的种类,鸳鸯火锅、红汤火锅、清汤火锅以及九宫格多味火锅也就足够了。

至于蘸料和汤底,自然也得区别于这时候的汤底,必须要让人吃了一次还想吃下一次,不然她都觉得对不起自己脑子里那么多的东西。

季秋阳去读书的时候姜靖怡便忙着这个,她将锅底的熬制交给了李达,又由李达挑选两个可靠细心的厨子专门负责熬制汤底。当然最重要的步骤还是掌握在李达手里,不然姜靖怡是没这耐心的。

进入九月后秋风渐起,但姜靖怡却没急着将火锅推出,而是趁了空闲的时候大家伙坐在一起先吃了一顿火锅。

这时候大家管火锅叫锅子,一般大户人家才会单独打个锅子一家人围着吃。像李达他们以前只在灶上忙碌,主人家不将他们当人,别说是吃锅子了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所以这也是大家伙来姜氏后不愿离开的理由,工钱多,还能吃到好东西。像今日他们吃的锅子可就是平生吃过最好吃的锅子了。